|
“我將最后的時光用來研究我自己,用來提前盤點自己的一生。就讓我完全沉浸在與自己靈魂對話的快樂之中吧,靈魂是人們唯一無法從我身上剝奪的事物了。”生命的最后兩年時光里,盧梭撰寫了《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這本書,孤獨地對話自己的靈魂。這本書與《懺悔錄》《對話錄》并稱盧梭的“晚年三部曲”,清醒的靈魂是孤獨的獵手,時刻關注自己靈魂的人注定活得一生孤獨。 盧梭一出生,母親便因生產他而離世。10歲,父親因一場訴訟被迫出走。少年時代的盧梭孤苦無依,顛沛流離。閱讀成為他生命中唯一的亮光。通過閱讀的積累和思考的深入,青年的盧梭撰寫《論科學與技術》一文應征第戎學院征文并獲得第一名,年近中年時的他又創作了歌劇《鄉村卜師》,在楓丹白露上演成功,從而一舉成名,成功躋身于法國巴黎的上流社會,實現了身份階層的躍遷。 如果他止步于此,安然地躲在成功的光芒里,接受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賞賜的年金,寫著不超脫于那個時代的作品,那他的人生不會變成一道拋物線,在短暫的光芒之后墜入無盡的黑暗之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這些思想獨辟的著作根本無法見容于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不可避免地面臨被取締、被燒毀的結局。盧梭也遭逢不斷被抨擊、被驅逐的不幸,甚至可以說是眾叛親離。在小城莫蒂埃神職人員的煽動下,城中居民向盧梭家中投擲石塊,盧梭不得不前往比爾湖上的圣皮埃爾島避居。“島上的日子讓我心醉神迷,這里的生活與我的脾性無比投契,我甚至決意在島上度過余生。”然而,他并沒有梭羅的幸運,這樣的理想生活終究是短暫的,兩個月后他又受到了驅逐。盧梭是個崇尚自然的人,帶著一些天真爛漫,他無法理解為何世人要如此這般地誤解他、抨擊他、迫害他。在痛苦與掙扎之中,他不斷地撰寫《懺悔錄》《對話錄》為自己做著自辯,想要告訴世人和后人:真實的盧梭是什么樣的人?一直在堅持自然真誠、獨立思考的盧梭,因發現并堅守真理付出了人生慘痛的代價。 晚年的盧梭生活上窮困潦倒、疾病纏身,精神上沉陷在無邊無際的孤獨之中,最后他作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順隨自己的命運,不再抗拒必然到來的命數。這樣的順從使我獲得了安寧,一種在艱難又無益的反抗掙扎中不可能有的安寧,也正是這種安寧,讓我所有的傷痛都得到了補償。”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便是盧梭遠離人群自處和思考的結晶。雖然盧梭最終沒有掙脫命運的枷鎖,但完成與命運的和解。“靈魂內在的精神生命力似乎隨著一切現世浮華的消彌而越發強烈。”孤獨的盧梭通過漫無邊際的遐思來審視靈魂,幸福、苦難、謊言、真相、知識、善行…………社會的喧嘩與騷動是否容得下這樣的沉思? 66歲的盧梭走完了毀譽參半的一生,逝世后曾被葬在楊樹島,墓志銘是:“這里安息著一個自然和真理之人。”這是對盧梭最真實的評價。后來,他被冠以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的名號,被當作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被移進了巴黎先賢祠,這是盧梭的思想和作品給他帶來的無尚榮光,是超乎盧梭生前意料之外的盛譽。 生前的他一直在反抗,拼盡全力卻徒然無功。逝去的他終于等到一切都恢復秩序,走上正軌,或早或晚終是輪到了他。時間是最公平的評判者,終會澄明一切。“何悲何哀何必去愁與苦,何必笑罵恨與愛。人間不過是你的寄身之處,銀河里才是你靈魂的徜徉地。”偉大的靈魂雖然注定孤獨,但終將流芳百世。 (施玉玲 作者單位:漳州市人民檢察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