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開冬日冰冷的軀殼,春天的腳步悄然而至。草長鶯飛,萬物復蘇,清明便在這生機盎然的時刻,走進人們的心懷。 清明是一首年輪久遠的詩。相傳大禹治水后,人們便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消除,天下太平。《史記·歷書》記載道:“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睙o論稱清明節,還是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它無疑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扒迕鲿r節雨紛紛”“佳節清明桃李笑”“梨花風起正清明”…………千年前悠悠傳來的詩句,凝結成一個民族共同的記憶。清明的每一滴雨,都承載著思念的重量;每一縷風,都吹拂著憂傷的旋律;同時每一簇綠,亦飽含新生的氣息和希冀。 清明是一首飽含深情的詩。它滿載著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深厚情感和人文關懷。在這特定的時日里,天地間仿佛被一種無形而又強大的情感紐帶緊密相連,這頭牽系著人間煙火,另一頭則伸向那幽邃無垠的彼岸世界。這時節清和景明,萬象更新,大自然呈現出一幅朝氣勃發的春日圖景。然而,正是在這種鮮明的對比下,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愈發濃烈,那些曾經的歡笑和淚水,都化作一黃土,靜默地守候在這片土地上。那些曾經照顧我們、疼愛我們的人,如今只能在夢里相遇,他們的音容笑貌,仿佛還在耳畔,卻又觸不可及。家家戶戶紛紛踏青掃墓,低吟淺唱,以此來寄托哀思,表達對先人的緬懷與敬意。這既是人倫孝道的體現,也是中華兒女深藏心底至真至誠的情感流露。清明的詩行里,流淌的是淚水與笑容交織的故事,是過去與現在的對話,是哀痛與慰藉的交融。每一束黃菊,每一滴淚珠,每一次鞠躬,都是對親人深深的懷念,是對親情綿延不絕的贊美詩。擁抱清明,讓我們懂得珍視親情,理解生命的厚重,也學會如何面對失去,如何在悲喜交加中找尋生活的平衡與力量。 清明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詩。它不僅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獨具特色的文化符號,更是對人類生命觀與宇宙觀的詩意詮釋。清明之際,自然界的勃勃生機與人們對故去親友的深切悼念相互映照,形成了一幅生與死、瞬間與永恒交匯的哲學畫卷。我們每一個儀式、每一聲祈禱都化作對生死哲學的叩問與思索。清明的雨水洗凈塵埃,寓意著滌蕩心靈,凈化過往,體現出世間萬物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則;人們以慎終追遠的方式體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警示我們要珍惜當下,把握有限的人生時光,傳承并發揚家族與民族的精神血脈。我們懷念故人,卻不應過分沉浸于哀思,死亡并非終結,而是生命循環的一部分,逝者雖已遠去,但他們的精神與記憶卻如同春雨潤土般滋養著后人的成長與前行。清明不僅是對亡者的追憶,更是對生活的啟示與對未來的期許,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告訴我們關乎生命本質與人生智慧的哲理。 清明是一首關乎生命的詩。初春的嫩綠,如同生命的初章,那是一種破土而出、奮力向上的力量,象征著希望與未來。人們在這個特殊的節令里掃墓祭祖,是對生命源頭的追溯,對先輩艱辛付出的銘記,對血脈親情的傳承,更是對生命繁衍不息的贊美。那一座座靜默的墳塋,猶如生命的里程碑,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旅程既有歡笑也有淚水,有誕生亦有消逝。在清明這首詩中,生命既表現為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蓬勃景象,又顯露出生命有限、歲月流轉的沉重主題,蘊含著對生命終點的沉思。它教會我們在面對親人的離世時,在感懷哀傷的同時,也要學會釋然接納。我們祈愿故人在另一個世界里安息,也祈愿自己能夠在現世中堅強。掃墓、獻花、祈福,這些莊重而深沉的儀式,正是對生命意義的深度探尋,對生死奧秘的無聲解讀。 清明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首充滿韻律之詩,它以“清”和“明”之名,訴說著生命的故事,引導我們去理解和尊重生命的起承轉合,去熱愛并珍惜每一刻的生活。讓我們學會在歲月的長河中,淡看生死,深悟人生,珍惜當下,感恩每一份收獲吧! (羅炳崇)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