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經商的朋友聽說我寫作很辛苦,非常關心地問我,有沒有什么辦法改善一下寫作方式,比如,你只需口述,請人幫你記錄就是了。我告訴他,口語和文字之間還有不小的距離,光是把口述記錄下來,文字定然還是粗糙的,尚未達到“文章”的標準,最多算得上“夾生飯”,沒法給人吃的。朋友又說,那就叫人家根據你口述的意思,寫成文章。我說,作為個性化的文章(或者說可以稱為“作品”的文字),還得自己親力親為才行,別人是沒辦法包辦的。如果他能把文字處理得相當精準,那就不是我的東西了,成了他的作品。尤其是寫長篇小說,如果人家可以根據你的概述寫出一個長篇,他又何必把作品交給你,自己直接拿去出版不是更好?再說了,如果一本書是這樣出來的,你強行署上大名據為己有,豈不問心有愧?別說人家有意見,就算人家心甘情愿替你寫一本書,自己也會覺得沒什么意思呢! 朋友聽了,覺得有幾分道理,便沒再提請人分憂之事。過了一段時間,朋友又說,網上報道現在智能機器人寫作挺好用的,要不以它代勞,這就不用擔心欠人家的人情了。 機器人寫作,的確頗受關注,據說水平已經很高,而且還將越來越高。網上很多文字(尤其是某些應用文)可能都是出自“機器人”之手,看看它們的模式就知道。不過,既然能看出模式,就說明目前機器人寫作還遠未達到寫作高手的水平。不排除若干年以后,機器人寫作可以完全達到人工水平。但是否從此以后,人們就不需要動手寫作了呢?我不以為然。即使機器人水平再高,我相信,人們還是需要親自動筆,而且,還會有許多人繼續寫作。起碼我就是這樣,要么不寫,要寫就得自己寫。 道理很簡單。機器人是機器人,我是我,憑什么他能干的事,我就不需要干了?就好比,在自然人當中,比我寫得好的人不計其數,可讀的好作品也不計其數,但我在閱讀他們的作品的同時,依然要堅持寫自己想寫的東西。那么,機器人寫得好,當然也就不影響我繼續寫。因為,寫作這種事,除了是勞動,更是一種體驗。而很多體驗,是永遠不能讓他人代勞的。如果代勞了,也許意味著生活將失去意義。 寫作是這樣,讀書也同樣如此。很多書,僅聽別人轉述大概意思是不夠的,只有自己親自讀了,才能享受閱讀樂趣,才能汲取精神養分。否則,你的生活就可能缺乏了一部分有滋有味的內容。我們小時候,食物匱乏,讀物更匱乏。為了解決閱讀的問題,我曾經抄了好幾年的書,做了幾十本手抄本。這當然是一種笨辦法,效率低下。如今,買書完全不是問題,可接觸到的書籍浩如煙海,抄一本書的時間,可以用來讀好多本書。而且,網絡提供了查詢資料的便利,想要找什么東西,瞬間便可以搜出來,不像以前要翻很多書。但這并不意味著讀書可以偷懶了,可以投機取巧了。該下的功夫,還是得繼續下。該讀原文的,還是得繼續讀。該反復研讀的,還是得按老辦法研讀。技術進步了,讀書可以提高效率,但不能請人代勞。 幾十年前在鄉下讀小學時,有一位老師經常這樣教訓人:“某某某這樣的人,老師坐在他肚子里也會撐死他。”老師的意思是,讀書要靠自己努力,別指望走捷徑。即使真有“捷徑”,自己主觀上不用功的話,哪怕把有知識的老師直接放進他肚子里,他也消化不了。別小看鄉下人,他們的很多土語,土則土耳,講述的道理并不比學術文章遜色。老師這么一說,反正我是信了,該身體力行的事情老老實實靠自己。 這些年,因為工作關系,每年總是少不了上幾次廉政教育課。上這種課,我從不用人家提供的講稿。原因很簡單,廉政教育,只有和聽講者掏心窩說大實話,才可能取得一點效果。如果用一個別人東拼西湊弄出來的通稿,就流于形式了。自己未必入心入腦,怎么可能觸動聽眾的靈魂?所以,必須用自己的語言,談自己的認識,讓人覺得真實可感。別說我們講課的,就是某些“劇中人”也知道這個道理呢!有一年,我們拍攝警示教育片,安排一名正在服刑的落馬官員談體會。不料,他坦率地說,雖然這是對他的關心,但還是另請他人吧,自己現在不想回憶過去————如果為了完成任務,只說幾句場面上的套話應付了事,拍攝起來缺乏真情實感,勢必影響片子質量。這話讓我們一時大出意料,但想想又覺得頗有幾分道理,也就不再勉強。 汽車普及代替不了行走,電腦制作代替不了書法,萬能的機器人也代替不了人的勞動。尤其是讀書寫作之類的事,支撐著我們的精神世界,豈能交給別人處理。我們可以運用技術,但不能因此丟了基本技能。正是那些需要自己躬行的事,讓我們的生命體現出了應有的價值。 (李偉明)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