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5月7日訊 栩栩如生的蜻蜓和螞蚱、“不怒自威”的猛虎和蛟龍、活靈活現的天牛和小蛇…………看似普通的棕櫚葉,經過服刑人員一雙巧手撕拉繞穿扎,很快就被編成各式各樣小動物。近日,一場別樣的服刑人員教育改造成果展在泉州監獄便民服務中心舉行,服刑人員現場制作棕編,向家屬展示自己的改造成績。這背后,離不開三明上青棕編技藝非遺傳承人楊海雄老師的幫助————他每周從三明坐車,來回800公里,跨越山海,只為了給服刑人員指導棕編技藝。 課堂上,楊海雄向服刑人員講解非遺棕編的傳統文化特色和發展歷程,并講授手工棕編螞蚱技巧。“從過去的編制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到當代的工藝品、棕鞋墊、棕鞋及各種飛禽走獸,古老的技藝以新形式融入現代生活,如今在監獄扎了根。”據楊海雄介紹,棕編屬于葉編范疇,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棕編現在市場需求在慢慢變大,服刑人員學成后可以作為一種謀生手藝,助力他們走向新生。” 服刑人員在楊老師的指導下,拿起剪刀、棕葉,開始剪、穿、插、繞、壓,一根根綠色棕條在服刑人員手中游刃有余,精心做成的棕編螞蚱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著自己的作品,服刑人員心里樂開了花,也在心底種下了非遺傳承的種子。 棕編技藝只是泉州監獄引進非遺項目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泉州監獄根據省監獄管理局的部署和要求,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監內傳承,引進拍胸舞、南音、火鼎公婆、掌中木偶、泉州花燈等非遺項目18個,聘請22名民間非遺傳承大師走進高墻開班收徒,培養監內傳承人近800名。服刑人員手工花燈參加泉州市元宵燈展,屢獲評一、二等獎;泥塑作品《惠女風采》代表福建監獄參加“海峽兩岸矯正實務論壇暨書畫展”。 (本報記者 葉華南)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