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陳有芳先生,緣于他給平潭時報“海壇風”副刊投稿,幾年來刊發了不少有芳先生的散文隨筆。后來,得知他是一位年過七旬的老者,內心頓時充滿了崇敬與佩服。當下不要說寫文章,就是我們精心編輯的報紙都少有人看了,更別說約到能寫一手好文章的原創作者。而陳有芳就是平潭當地為數不多的優質作者,這對于編輯文學副刊的我來說,猶如瀚海淘珠之喜。 《人在旅途》是陳有芳先生的第4本個人文集,這是繼他出版散文集《心潮逐浪》(上下冊)、論文集《發展與穩定》、《國家課題:中國沿海沿邊經濟開發區新的社會問題————福建沿海經濟開發區新的社會問題》等專著后,又一新的成果。 都說五十知天命,而今年已78歲高齡有芳先生,有著軍人的體魄,筆耕不輟,鶴發童顏,精神矍鑠。他早年畢業于平潭一中,1961年年僅17歲的海島娃走入軍營,成為一名海島邊防戰士,因為熱愛文學,入伍后成為“內勤”兵,與文字打交道,慢慢開啟了寫新聞報道的工作。1979年,他調入福建省武警莆田邊防支隊,陸續在《福建公安》《福建日報》《人民公安報》《人民日報》等報刊雜志上發表文章。 陳有芳坦言,一個人愛好寫作肯定是受一個人或是一本書的啟蒙,他愛上文學是在中學時受語文老師林誠梁的影響。“我的小學和中學語文都是誠梁老師教的,她總是喜歡給我們講中國百年的歷史,講弱國無外交,講只有國家強大人民才會幸福。她還教導我,長大后要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盡自己所能為國增光…………”說到林誠梁老師的教導,陳有芳說,誠梁老師和先生為平潭一中教育可謂嘔心瀝血,先生為原平潭一中校長李登熙。 從愛好文學到書寫,直至成為省作協會員,陳有芳說,任何一件事情堅持最重要,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他累積大批資料,購置了許多書籍;他認為寫作也是多寫,認定一個方向,只要有時間,他就坐在小燈下,書桌前埋頭寫作。 我特別喜歡有芳先生的散文,他筆下故鄉龍山村的逸趣逸事栩栩如生。龍山地處平潭黃金海岸龍王頭沙灘邊上,推開門就能見到無垠的大海,大海之于海島少年,就如草原之于牧羊人,廣袤無垠的大海,成為鄉村少年的樂園。夏天常到海里游泳,沙灘上挖青蛤,掏,木麻黃林里耙草,種種樂事趣事,伴著海島娃的成長印記。 “晝夜之間,有不同的趕海方式。赤嘴等小雜魚,喜歡夜晚聚集礁石邊;就利用其習性,用小漁網捕撈。少年時,我經常參與這種活動。大人手攜網具,淌水至齊胸處,悄悄放網,上岸后,兩邊對拉;只要兩三個人即可操作,一夜連拉幾網,有時可得幾十斤魚獲。沙灘上有腿細跑得快的沙螞,善挖洞藏匿,太陽一曬,會結集成群。在大白天,人們就以小漁網來圍捕沙螞。用3個竹簽將小漁網固定在灘沙上,網口立一支柱,幾個人來回跑動,驅趕沙螞入網,接連下網,一次可捕沙螞一兩百斤,是上好農家肥。 他筆下的龍王頭拉網、掏甚是生動有趣。退休后,有芳先生一定要回到故鄉,他心心念念的平潭島,是游子歸來的最好理由。都說一個人童年的美好記憶最深刻,也最珍貴。因此,他的筆下總是離不開故鄉的主題————《醉魚》《捉記》《豬母礁》《刺鲼》《拾鱟》《看小海燕打魚》《油螺吸蚌》《海泳浴身心》《海蝕地貌說平潭》《別樣美景說廊道》《高鐵大橋架海峽》…………他更是龍王頭的游泳健將,一入水猶如“浪里白條”馳騁大海。 從小處著筆,寫大文章;翻看《人在旅途》的樣書時,不時這樣感慨。作為一名軍人,陳有芳有著長達50年警營工作的履歷,他的所聞所見即關乎個人命運,更關心國家發展。1987年,他從福建省武警總隊轉業省公安廳,專職從事公安調研工作。歷任文書、秘書、副主編、公安情報信息研究員等職務。在這期間發表了大量的專業論文,其中有3篇論文先后獲全國公安系統“金盾文化工程賽”一等獎。 天道酬勤,陳有芳至今發表各類體載文稿千余篇。人稱他是“獲獎大戶”。在他的70多張獎狀中,有散文獎20多份、論文獎40多份、書畫篆獎10多份。他常以字畫篆刻來調節腦筋的疲乏,而繼續寫作。這種生活方式,長期伴隨著他。 落筆生綺繡,操刀振風雷。陳有芳的寫作不同于普通的老人寫小情趣,他總是于亮處著墨,落筆之處總是伴著國家發展和改革開放及全球化浪潮化的思考。 他在《人在旅途》的自序中如是寫道“‘風聲,雨聲,家事,國事’,人活世上,誰能回避,數十年間,匆匆而過;旅途見聞,感悟在心,燈下漫筆,信手拈來,舒懷胸臆,以警醒自己,保持晚節,或裨益年青,有益于世?!?/p> 好一個“裨益年青”,原來陳有芳先生年輕態的緣故,是孜孜不倦的學習,“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边@是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才有了百余萬字的專著成就。 “千年一遇海壇春”,當下的平潭猶如唐代詩人李賀筆下的“東方風來滿眼春”。從一個偏隅海上的孤島,到全國對臺的綜合實驗區、國際旅游島,平潭的發展,與每一代海壇兒女的付出分不開,可能一己之力很微弱,但千萬個小浪花也能匯聚成江河湖海。就像陳有芳17歲走入軍營,在耄耋之年仍然為故鄉書寫,仍然為國家發展思考發聲,“位卑未敢忘憂國”,這是一名作家應有俠義擔當。行筆至此,不由感慨:詩書藏于心,時代犒賞終身成長的人————而陳有芳先生正是那個被時代犒賞終身成長平凡亦不平凡的人。 (欣桐 作者系平潭時報副刊部主任)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