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5月29日訊 每日暖心問候,加上“商界精英”的人設,在互聯網上,從事膠原蛋白生意的“呂總”吸引了不少女性粉絲,但殊不知這全是騙局一場。近日,福州市鼓樓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角色扮演”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達一千余萬元。 “2023年2月份,我在微信上刷到‘呂總’的視頻號,點了贊以后,他就加了我微信,還拉我進群。”家住福州馬尾的翁女士回憶,“呂總”經常給自己分享一些人生成功學或養生之道,這讓她感到十分貼心。 而在微信群中,“呂總”轉發了不少所經營的膠原蛋白產品資料等圖文,還會不定期開直播分享商業經營哲學,加上群里的其他的“代理同業”表示,這款產品會有團隊扶持幫忙分銷,收益可觀。于是翁女士便轉款10000元給了“呂總”的業務員參與投資。不久,翁女士收到了十幾盒產品,但是說好的扶持團隊卻無影無蹤,“呂總”也再沒消息。這下翁女士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原來,2022年10月起,黃某在福州市鼓樓區開設了某貿易公司,銷售“某影”“花某季”品牌的保健品,并招收吳某、羅某等人為業務員。他們找人假扮“呂總”,虛構出成功商業人士的形象,并注冊多個微信號組群,發布特定的宣傳網頁,預設多套的話術取得被害人的信任。隨后“呂總”便以代理名額有限、公司有扶持政策等,誘導被害人購買產品或繳納代理費。而黃某等人收到錢款,將產品發出后便逃之夭夭。至2023年3月,共有1000余名被害人受騙,涉案金額達一千余萬元。 針對被騙人數龐大,涉案金額巨大的特點,鼓樓區檢察院承辦檢察官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機關做好涉案資金流水的歸集整理,及時查封凍結涉案資金賬戶,為追贓挽損打下堅實基礎。此外,檢察官認真比對聊天記錄、轉款記錄等,發現黃某及其業務員對每位被害人所使用的各種不進貨借口都是一模一樣的,連用的推脫圖片也是一樣的??梢哉J定為有組織有目的的一種詐騙行為。 經過嚴格審查,鼓樓區檢察院以詐騙罪提起公訴。近日,經法院審理,先行到案的22名犯罪嫌疑人分別被判處七年到三年不等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八萬元至二萬元不等。同時鼓樓區檢察院還要求偵查機關繼續追查尚未到案的嫌疑人。 在精準辦案的同時,針對受害人多是無業女性的特點,檢察官及時做好追贓挽損工作,最大程度減少受害人的經濟損失?!拔覀冊诎讣k理中,全過程結合社會危險性量化評估,綜合適用認罪認罰從寬、變更強制措施等方法,并根據退贓退賠情況提出量刑建議,督促全案被告人退贓退賠達400余萬元,盡力挽回被害人的經濟損失?!背修k檢察官表示。 (本報記者 林珊 通訊員 楊素娟)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