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法律服務做到臺胞臺商心坎上 ————漳州市司法局積極探索“閩臺親”涉臺公共法律服務新模式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5月30日訊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漳州是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閩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臺商投資密集區。近年來,漳州市司法局充分發揮對臺獨特優勢和先行示范作用,以開展148品牌行動為契機,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創新建立由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員、仲裁員組成的涉臺公共法律服務團(以下簡稱“法律服務團”),向臺胞臺企提供全業務、一站式的法律服務。 “點對點”跟進 及時呼應防風險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防范法律風險尤為重要。很多中小臺企面臨單獨聘請法律顧問成本過高等問題,為保證法律服務持續有效供給,更好維護臺商合法權益,“法律服務團”點對點跟進在漳臺企需求,通過線上線下常態化舉辦法治講座,開展法律咨詢、法治體檢等公共法律服務,為中小臺企參與市場競爭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撐和保障。 同時,聯合相關涉臺部門,研發臺企法律服務產品,編印《企業勞動用工風險管理損傷問答》《企業刑事法律風險防范》,從企業合規的背景、內涵、法律制度到如何進行企業合規經營等方面,向相關臺企人員進行詳細解讀,并結合臺企發展實際,通過以案釋法,提示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和隱患,提出有針對性地加強內部合規管理的建議。某臺企負責人拿著這些法律服務產品,驚喜地說道:“這些材料不但能增強我們的法律意識,還能有效防范企業的法律風險!” “面對面”釋疑 精準把脈解難題 漳州市司法局聚焦閩臺融合發展,著力打造“148+閩臺融合”品牌暨“法潤臺企”系列主題活動,主動對接臺商臺企,提前了解法律服務需求。 “沒想到‘法律服務團’這么快就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漳州市某食品公司(臺資企業)相關負責人連連稱贊。 近日,該企業與原員工勞動爭議糾紛一案,經仲裁、一審、二審終結后,該員工仍不服判決結果,多次信訪,要求有關部門協調解決該公司為其補繳在職期間社會保險一事。法律服務團律師介入此案后,深入臺企了解情況,并聽取當事人對案件處理的要求,及時提供專業法律意見書,依法助力臺企解決糾紛和困擾,為該起糾紛畫上圓滿的句號,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據了解,法律服務團推出“法潤臺企”等148品牌服務以來,每當臺企遇到重大疑難法律問題時,法律服務團成員就會及時上門“集中會診”,詳細了解企業所遇困難,根據實際情況“對癥下藥”,逐一開出法律服務建議書,提出可行性專業方案。 此外,法律服務團還在市“臺商臺胞服務中心”排班“坐診”,由律師、公證員等為臺商臺胞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2023年,累計為200多家臺企提供法律服務,面對面幫助臺商臺胞解決法律問題50多件。 “心貼心”服務 真心誠意辦好事 2023年12月,臺胞陳先生擬轉讓漳州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股權給林先生,但雙方均無法前往相關單位辦理相關的股權變更登記手續。 “我們應主動作為,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為臺胞臺企辦好事,讓臺胞臺企在福建‘第一家園’感受到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在得知陳先生的難題后,法律服務團主動提供“企業登記+云公證”服務新模式,并指派公證員與陳先生、林先生對接,幫助其通過網絡遞交材料,在半小時內為其出具了公證書,當即將公證書郵寄送達給了受托人張先生,全程辦理實現“零接觸”。在難題圓滿解決之后,陳先生激動地說:“大陸各個部門、各位辦事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2022年8月,漳州在全省率先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將臺胞納入法律援助對象范圍,建立定點咨詢、定期走訪、定向服務等長效工作機制,并幫助協調解決在公證服務、幫扶解困等方面遇到的法律問題和訴求,深受臺胞臺企歡迎和好評。 (本報記者 胡蘇婷 福建長安網記者 賴黃恬)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