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金庫”好“楓景” ————南平市公安局王臺派出所打造農村派出所“深耕善治”新模式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6月5日訊 青峰疊翠,遠山含黛。王臺鎮位于南平市延平區西部、富屯溪畔,境內群山環繞、山清水秀、林茂糧豐,是南平市重點林區、糧區,素有“綠色金庫”“閩北糧倉”之美譽。 近年來,守護小鎮安寧的南平市公安局王臺派出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創新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總目標,突出黨建引領、優化警務運行、深耕基層治理、創新服務方式,有力推動派出所工作成效。因工作成績突出,王臺派出所先后被評為延平區“先進單位”4次,獲市級集體嘉獎1次,所里民警多次獲得省、市、區表彰。 警務前置 開創為民服務新格局 “我終于有戶口了。”5月27日,拿著手中的戶口簿,王臺鎮王臺村村民“王鐵頭”臉上堆滿了憨厚的笑容。 原來,1982年9月,“王鐵頭”隨母親到王臺鎮生活。母親去世后,“王鐵頭”孤身在王臺鎮生活,靠吃百家飯長大,并一直居住在王臺衛生院宿舍。如今,“王鐵頭”因無戶口問題,造成生活諸多不便。 接到戶籍辦理申請后,民警對“王鐵頭”開展為期兩年(共12次)見面考察,并調查走訪相關知情人。王臺村村民代表希望能將“王鐵頭”留在王臺村,“王鐵頭”本人也明確表示不愿離開王臺到別處生活。經政府會商,“王鐵頭”最終落戶至王臺派出所公共戶。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辦實事,是王臺派出所服務群眾的立足點和出發點。“針對群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我們利用村民晚飯過后的閑暇時段,深入村居開展警民懇談、入戶走訪、宣傳排查、糾紛化解、采集信息等工作,形成常態‘錯時走訪’制度。并落實‘三帶四送’機制,即帶任務、帶問題、帶感情和送政策、送法律、送宣傳、送溫暖。”王臺派出所民警黃巍說。 民有所需,警有所應。針對村民反映的問題,王臺派出所實行“每事一復”制度,保證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派出所將窗口服務“搬”到群眾身邊,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把窗口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 今年以來,王臺派出所為群眾辦實事好事20多件,緊急救助群眾28人次,上門辦證3次,群眾滿意率達100%。 多維發力 當好矛盾糾紛“調解員” 百合花系南平市花。王臺鎮是我國重要的百合鮮切花種植基地之一,享有“百合小鎮”盛譽。據此,延平區在該鎮成立了由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組成的“百合調解室”,寓意“百合調解、百事好合”。 “警官,你給我評評理,我太委屈了!”2023年12月5日,轄區居民黃某到王臺派出所報警,稱因薪酬結算問題與雇主潘某產生糾紛。接警后,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經了解得知,潘某長期雇傭黃某為司機,在年終薪酬結算時,黃某覺得潘某有部分加班工資未結清,雙方各執一詞,遂發生爭吵。 了解情況后,民警將雙方當事人帶至“百合調解室”,邀請司法所調解員一同傾聽雙方意見與訴求,結合法律知識開展耐心調解。經過長達3個多小時溝通交流,雙方握手言和并簽署了調解協議書。 據王臺派出所所長李學成介紹,該所依托鎮矛盾糾紛多元調處中心,協同兩所一庭“百合調解室”,明確全鎮站、所、辦、村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職責,組建19支由鄉賢、退休干部、族長宗老等組成的矛盾調解隊,實行“片區調解”“分解調解”模式,并兌現村民參與調處獎金激勵,形成全鎮一體“1+N”溯源治理聯動工作機制,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聯調聯治,實現糾紛發現得了、流轉得暢、解決得快、閉環得好。 2023年以來,王臺派出所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61件,調解率達91.3%,調解率同比上升20%。 聯動協作 構建預防警務“新生態” 今年5月初,王臺派出所接到多名群眾報警稱摩托車被盜,立即組織民警展開調查,召集來舟、峽陽派出所成立工作專班開展會商研判。通過現場勘查、實地走訪,初步判定系列摩托車被盜案件系同一伙人所為。隨即,工作專班開展收網行動,在延平城區抓獲5名盜竊摩托車違法嫌疑人,追回被盜摩托車6輛。該案的迅速破獲,得益于王臺派出所在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和治安防控工作上的創新。 王臺鎮東聯來舟鎮,北接峽陽鎮,316國道貫穿全境,人口流動量大,治安形勢復雜。近年來,結合轄區特點,延平分局為破解警力分散、協作不密等問題,按照片區聯動工作部署,王臺派出所加強與毗鄰的來舟、峽陽、峽陽森林派出所以及交警農村中隊的聯勤聯防,統籌4所1中隊54名警力;實行視頻聯建、警情聯處、交通聯勤、治安聯防、卡堵聯動“五聯”聯防機制,切實提升綜合用警、合成攻堅、聯勤促效的實戰能力。 “五聯”聯防機制運行以來,共抓獲嫌疑人21名,查破各類案件30起,破案率提升10.4%;警情滿意率保持100%,刑事警情比降27%,發案率比降25%;交通事故數比降50%。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鄭巍)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