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峰巖交錯 鳥鳴魚躍 ————南平市建陽區檢察院為武夷山國家公園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6月18日訊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行駛在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上,峰巖交錯,溪流縱橫,鳥鳴魚躍的生態美景如詩如畫,游客們在這里逐水而居、向山而行,追尋著心目中的“詩和遠方”。 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是推動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的環帶建設標志性項目。南平市建陽區橫跨武夷山國家公園核心區、協調保護區和融合發展區,是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南平市建陽區檢察院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緊盯國家公園建陽區域內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一體履職、綜合履職、能動履職,為武夷山國家公園及環帶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生態司法保障。 貢獻檢察力量 全面保護生物多樣性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保護好生物的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2020年至2021年間,建陽區麻沙鎮某村村民劉某,在明知禁止獵捕野生動物的情況下,為了防止野生動物侵害其種植的水稻,在未取得狩獵證的情況下,先后在建陽區某山場中及田埂上布設“套子”獵捕野生動物,并將其宰殺予以食用。 “我們在辦案中發現,劉某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使用禁用工具,共獵殺‘三有’動物小麂7只、野豬2只、鼬獾1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鷴1只。其行為構成非法狩獵罪與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遂依法向南平市建陽區法院提起公訴。”建陽區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黃勤健說。 后經法院審理,劉某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為補償其非法狩獵行為對森林環境造成的破壞,其自愿購買5000元林業碳匯,并繳納獵殺造成物種整體價值損失費,并登報道歉。 “非法獵捕野生動物,不僅會造成野生動物資源損失,更會讓武夷山國家公園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承辦檢察官表示,涉及非法狩獵等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刑事案件,該院建立“檢察+碳匯”辦案模式,通過侵權人購買碳匯用于彌補野生動物的物種價值損失。 制發檢察建議 凝聚河道保護大合力 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建設,串聯起了武夷山核心景區與建陽景點夜市。“兩岸青山綠,溪水映華燈”,作為建陽區域內的母親河,麻陽溪正訴說著這座千年古城的陳年舊事,也見證了城市變遷的繁華。 日前,南平市建陽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在走訪轄區范圍內崇陽溪、麻陽溪、南浦溪、書莒溪、黃麻溪、杭頭溪時,發現有關部門河道管理范圍及河道生態保護地范圍內,存在不同程度的有采砂設備、制洗砂設備、采砂場船、堆砂等未清除。 為此,該院聚焦水流域治理、水生態修復等執法監督重點問題,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向有關部門制發涉河涉水訴前檢察建議。 “我們通過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及時依法全面履行職責及時清除河道管理范圍內及河道生態保護地范圍內不同程度存在有采砂設備、制洗砂設備、采砂場船、堆砂。”該院第五檢察部副主任范淑敏介紹說,通過強化“河長+檢察長”等協作機制,該院與當地河長辦及其成員單位密切配合,形成河岸生態環境保護的合力。 近年來,南平市建陽區檢察院通過開展非法養殖污水直排、水源地保護、河岸生態保護等行政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共督促整治15家養殖企業,安裝污水處理設備,做好達標排放;共督促關停6個采砂場、拆運采砂、洗砂制砂設備21套、清除占用河岸種植農作物2100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筑2處,并推動建陽轄區于2021年開始全面禁止采砂。 發揮檢察職能 幫助歷史文物“活起來” 建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南閩闕里”“圖書之府”“七賢過化”等稱號,留下了“鷹山書院”“西山摩崖石刻”“建本”等豐富而寶貴的文物和文化遺產。 “古書院中的‘鷹山書院’石碑斷裂、雜草叢生;‘小源屏山書院’雜物亂堆放;省級文保單位‘水南多寶塔’地磚拱起,地面下陷;‘將口窯址’的石碑字跡風蝕、碑亭堆放大量雜物等。”近日,南平市建陽區檢察院檢察官在走訪調查中發現,轄區內10余處文物保護單位存在保護不到位的問題。 為了讓文化遺產能“活下去”“傳下去”。該院及時啟動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全面履行文物保護監督管理職責,同時建議加大對文物保護的監督管理力度,加強文物保護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 “修葺后的水南多寶塔、將口窯址等文物已煥然一新,再現昔日之風采。”當地的群眾稱贊道。 據了解,為保護當地文物和文化遺產資源,該院與區文體旅局共同研究制定了《關于建立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協作機制的意見》,在線索移送、信息共享、辦案聯動、日常協作等方面加強合作,協同推進保護工作。 “檢察機關與我們一同進行‘回頭看’,發現保護效果良好。‘鷹山書院’還在原有修復的基礎上,啟動總體復建工程。”建陽區文體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環帶251環線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的歷史文化資源,持續開展文化領域檢察公益訴訟專項活動,持續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南平市建陽區檢察院檢察長王德躍如是說。 (本報記者 周新 本報見習記者 陳浩)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