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侯縣檢察院探索刑事輕罪治理新路徑———— 48小時,“簡案快辦”跑出“加速度”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6月19日訊 6月6日,閩侯縣“簡案快辦”中心內,多名涉嫌危險駕駛、盜竊、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犯罪嫌疑人在檢察官面前簽下認罪認罰具結書。案件之后將快速審理,從立案到判決生效不到“48小時”。 閩侯縣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陳勝男介紹,該院近年來圍繞最高檢《關于健全完善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的意見》,從訴前協商、訴中保障、訴后治理三個節點全流程持續發力,以危險駕駛、盜竊、幫信等常見多發的簡案為切入點,探索刑事簡易案件“48小時快速辦理”的“繁簡分流、簡案快辦”工作機制,開辟輕罪治理新路徑,用心用情辦好發生在群眾身邊的每一起“簡案小案”。 訴前協商:審查起訴平均用時縮減至原有六分之一 日前,鄭某因交通肇事給他人造成巨大傷害,負事故全責。在閩侯縣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艾佳云的釋法說理下,鄭某認識到錯誤,積極與被害人家屬協商,希望取得諒解,但雙方就賠償金數額問題無法達成一致。 艾佳云介紹,整個案件事實清楚,證據鏈完整,鄭某對所犯錯誤懊悔不已,但因鄭某經濟情況所限,且被害人家屬情緒激動,案件進程受阻。 心理咨詢師疏導、調解員耐心說服,法援律師客觀評析…………艾佳云整合各方資源共同參與案件訴前引導,當事雙方最終在賠償金額上達成一致,被害人家屬簽下《諒解書》,鄭某則簽下《認罪認罰具結書》。在“簡案快辦”這個不到20平方米的空間內,偵查、審查、審判走完全部流程,案件隨后快速判決。 “簡案快辦”中心由縣檢察院、公安局、法院為主體,3家會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實施細則(試行)》,嚴格執行。 根據程序,由公安機關先安排專人對案件繁簡進行初步分流,備注標簽。檢察機關作為辦案點“中樞”,架設專網一頭連通公安,一頭連通法院,利用平臺審核后分流受理,對簡單案件集中訊問、具結、起訴。最后,案件集中流轉至“速裁云法庭”進行判決。 今年1月至5月,閩侯縣政法機關共辦理刑事速裁案件28件,審查起訴平均用時由一周縮減至一天,縮減至原有的六分之一。 訴中監督: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 簡程序不減權利,提速度不降質量。艾佳云說,在他和同事們的司法實踐中,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犯罪嫌疑人因為對相關法律不了解,擔心辦案人員“速裁”只求速度,不問質量,會有失公平。對此,閩侯縣檢察院在“簡案快辦”中心實行“量刑開示制度”,確保嫌疑人心服口服,既保障人權,又彰顯公平。 不久前,十幾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到案,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原來,小陳畢業后從事網絡寫手、電商等自由職業,收入差強人意,急于想“一夜暴富”。這時,不法分子聯系上他,對方聲稱,只要提供身份信息和銀行卡,就能“躺著賺錢”。 小陳又拉著同學入伙,通過幫犯罪分子“洗錢”獲利頗豐,但數日后,十幾個大學生全部落網。 小陳等人在完整的證據鏈面前沉默了,但對于認罪心存疑慮。如不簽下《認罪認罰具結書》,就無法得到相應的從輕處罰,而且不能適用快速辦理機制,這將拉長整個訴訟過程。 艾佳云解釋,焦點在量刑,“他們擔心會不公平”。于是,檢察官帶著小陳等人觀看了中心內“量刑開示表”,上面明確個罪量刑起點、量刑情節調整幅度、基準刑、最后量刑確定方法,讓每一個犯罪嫌疑人對自己可能判處的刑期心中有數。同時,第三方值班律師在場提供相應法律咨詢,做到透明公平公正。 小陳等人心服口服,簽下《認罪認罰具結書》,案件得以快速審理。 實行量刑開示制度、制定類案證據指引、集中權利告知、律師入駐見證…………閩侯縣檢察院的多項舉措使得認罪有理有據,消除犯罪嫌疑人對“同案不同判”的疑慮,確保案件辦理公平公正合理。 訴后治理:補漏洞 降發案 贏民心 治罪只是手段,治理才是目的。陳勝男認為,輕罪案件相比重罪更具規律性,“一般都是行業監管存在漏洞”,只有補齊行業漏洞,降低整體發案量,從“治罪”轉變為“治理”,才能贏得民心,為地區治理提供法治力量。 除了交通肇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外,盜竊是刑事輕罪的高發案件,也是老百姓深惡痛絕的社會頑疾。“以前電瓶車的電池經常丟,現在可安全了!”吳老伯見證了電瓶車領域專項整治成果。 陳勝男說,他們在辦案中發現,很多電瓶車電池、工地電纜失竊高發都和行業監管漏洞有關。本該在相關生產、流通環節要進行的登記、備案、通報等程序都缺失了。 于是,閩侯縣檢察院通過“起訴+檢察建議”,對辦案中發現的漏洞問題,強化訴源治理,促進相關部門完善制度、彌補漏洞、消除隱患。 今年以來,制發社會綜合治理類檢察建議4份,通過調研,分析閩侯全縣近6年來盜竊類案件的特點、多發原因,向公安機關、行政部門提出綜合治理建議,堵住行業漏洞。 同時,分析案發集中區域,聯合公安機關、法院到現場開展“巡回法庭”普法活動多次,對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小案”以案釋法,增強庭審親歷性和現場感,收到良好的普法效果。 輕重罪在當前犯罪結構上的變化呼喚著新的司法政策。閩侯縣“簡案快辦”工作機制不僅呼應新時代司法實踐需求,關注辦案速度,更聚焦訴源治理,降低整體發案,讓犯罪分子“從不能到不敢再到不想犯罪”轉變,為閩侯縣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提供良好法治環境。 (本報記者 莊然 通訊員 鐘麗秀 施薇)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