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檢護民生”春風吹進百姓心坎 ————龍巖市永定區人民檢察院堅持辦好每個案件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6月19日訊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龍巖市永定區人民檢察院緊密結合當地實際,聚焦重點人群、突出重點領域,讓“檢護民生”的春風拂過城市與鄉村,吹進老百姓的心坎里,以檢察之力全面增進民生福祉。 同筑安康“幸福巢” 共護最美“夕陽紅” “經過整改,目前轄區規模較大的幾家養老機構均開放老年閱讀活動室,康復理療室也翻新了,老年人每天活動更有去處了!”今年6月,永定區民政局工作人員向永定區檢察院承辦檢察官反饋道。 為推動最高檢“十一號”檢察建議落地見效,該院牽頭召集區民政局、應急管理局、公安局等多家單位座談會商,全面掌握轄區養老機構的具體數量、分布情況等,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同時,該院聯合區民政局工作人員實地走訪轄區規模較大、人數較多的兩家養老機構,重點了解該養老機構的消防設施配備、食品安全管理、危險器具物品管理、呼救器配備、視頻覆蓋率等相關情況。針對走訪中發現的老年閱讀活動室使用率不高、康復理療室設備陳舊無法使用、視頻未實現全覆蓋等5個問題,提出相應整改建議。 此外,該院分頭分組深入各鄉鎮敬老院進行走訪,充分了解當前轄區養老機構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依托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召集多部門訴前磋商,進一步明確各自的監管職責,推動形成監管合力,守護好“最美夕陽紅”。 筑牢信息“防火墻” 守住“隱秘的角落” “公民個人信息不容侵犯,不該因貪圖蠅頭小利就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希望你們都能夠吸取教訓。”2月17日,該院檢察官在作認罪認罰具結時,對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張某錦等人說道。 原來,該院檢察官在辦理張某錦、簡某文、戴某福等5人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一案中,發現自2023年3月起,張某錦、簡某文、戴某福3人結伙成立“工作室”,并雇傭張某添、張某福作為員工,通過發布虛假招工廣告,以招工需要登記身份信息為由共計騙取510人個人相關信息、相關公民個人信息圖片2930張,并將騙取的個人信息用于非法牟利。 公民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工作刻不容緩,加強個人信息保護事關民生福祉,也事關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該院依托個案辦理全面深挖、打擊上下游犯罪,通過追捕追訴等檢察職能,引導公安機關有效查處上下游關聯犯罪案件4件8人,所涉及個人信息達5000余條,斬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鏈條。與此同時,該院發揮“刑事+公益訴訟”職能,對2起涉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刑事案件附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責令5人次登報致歉并進行相應賠償,以檢察力量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守住公民“隱秘的角落”。 聚焦民生小案件 守好群眾“錢袋子” “真的太感謝檢察機關了!原以為被騙的錢再也找不回來了”“自從被騙后就沒睡過安穩覺,現在終于可以睡得踏實了”…………一起詐騙案的多名被害人在得知被騙的錢已被追回時,難掩內心的激動。 2023年8月22日,永定檢察院提前介入一起詐騙案件,由于該案具有作案時間跨度長、涉案金額大、被害人數較多等特點,案情較為復雜。檢察機關通過提前介入機制對全案抽絲剝繭,引導公安機關及時固定各犯罪嫌疑人的涉案財產,有效避免涉案財產被大量轉移的不良后果。最終,該案在公檢兩家的不懈努力下,歷時近一年,將大部分被騙款項追回并悉數返還給被害人。 2022年以來,該院先后辦理追贓挽損案件128件,引導公安機關有效固定價值2300余萬元的贓款贓物,其中促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捕訴階段退贓、退賠98件,追贓挽損率超過75%,為被害人挽回各項經濟損失近1000余萬元。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永定區檢察院將始終以個案公正匯聚起司法公正的磅礴力量,用小案件堆起群眾對司法的信任,更好地用公正和效率溫暖人心。 (本報記者 邱玉香 通訊員 黃旭東)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