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4年,政和縣人民法院執行局為成為“植物人”的申請執行人執行到位百萬余元賠償款—— 銀行流水里的秘密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7月2日訊 “終于拿到這筆錢了,太謝謝你們了!”近日,申請執行人家屬哽咽地向執行干警感謝道。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家中的頂梁柱成為植物人,從接受事實,到為賠償奔走,再到賠償款拿在手上,他們等了太久。 這是一起交通事故引發的糾紛案件,該案因種種因素導致執行受阻,政和縣人民法院執行局通過走訪多地調查取證、查控財產,并歷經執行異議、執行異議之訴,在一當事人的銀行流水中發現突破性線索,進而逐步攻堅,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并履行完畢。 不守交規釀慘劇 “砰”!伴隨著一聲巨響,兩個家庭的平靜日常被打破。 2019年1月19日,貨車司機林某某像往常一樣出車。在途經政和縣某路段時,由于對面駕駛重型半掛牽引車的吳某某未實行右側通行且未保持安全車速,致使兩車交匯時發生碰撞,造成林某某受傷且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經交警認定,此次交通事故吳某某全責,林某某無責。 林某某是家中的主心骨,以貨車營運為生,此次突如其來的事故,令林某某身受重傷,雖然保全性命,但被鑒定為一級傷殘,成為植物人,完全喪失自理能力,時刻需要有人照料。 家里主要勞動力的倒下,給林某某及其家人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沖擊。為了讓林某某接受更好的治療,家人帶著林某某先后在政和、福州、惠州等地醫院接受治療,醫療費已達64萬余元。事發時,林某某家中有72歲的母親及9歲的孩子,本應享受天倫之樂的老人整日以淚洗面。后續治療將面臨的高昂費用,更是讓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不堪重負。 無力賠付陷僵局 根據查明的事實及判決結果,吳某某及其車輛所屬的福建某物流公司,應賠償林某某各項經濟損失共計276萬余元。而在林某某住院期間,吳某某墊付11萬元,其駕駛車輛投保的保險公司賠付162萬元,扣除已支付的173萬元,吳某某及福建某物流公司還需支付103萬余元。 然而案件交付執行后,進展并沒有那么順利。吳某某表示自己實在是沒有能力一次性償還,其微薄的收入對于要承擔的巨額賠償款來說是杯水車薪。同時,經過執行干警奔赴延平對福建某物流公司進行財產查控,發現該公司名下不僅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且物流公司老板劉某某以肇事車輛是吳某某掛靠其公司為由,對其要承擔的連帶賠償責任并不上心,幾次三番消極處理。 執行干警窮盡措施,都沒能達到有效的執行效果,又因該案涉案金額較大,組織雙方多次調解,都沒能取得良好成效,繼而導致案件陷入執行不能。 多番調查現轉機 困難的林某某一家一直牽動著執行干警的心,為了盡早兌現林某某的勝訴權益,執行干警再次梳理案情,分別到吳某某及物流公司所在地調查取證。 執行干警到肇事司機位于浦城的家中調查相關情況 “從吳某某房子的情況來看,他的家庭經濟條件并不是很好。”執行干警走進吳某某位于浦城的家,看到的是一間很簡樸的房屋,“對比肇事車的價格,吳某某如果單獨購買這輛車,負擔會比較重。” 經過與吳某某及其親屬的溝通交流,執行干警再次確認猜測,即吳某某并非肇事車的擁有者,其背后可能有雇主或是有其他合伙人。然而在做筆錄詢問吳某某時,吳某某卻矢口否認。盡管如此,執行干警并沒有氣餒,他們繼續搜集證據,終于在吳某某的銀行流水中發現新的突破口。 原來,吳某某的銀行賬戶每月都會有一筆固定數額的收入,且來自同一個人——李某某。鑒于此,執行干警立馬將福建某物流公司老板傳喚到法院,強制其提供該公司車輛掛靠協議材料。果不其然,在肇事車輛掛靠協議中,一方當事人簽名也是李某某,兩個“李某某”極有可能是同一個人。 逐個突破促執行 執行干警根據掌握的證據,再次聯系吳某某。面對無法反駁的鐵證,吳某某承其確實受雇于李某某。之后,法院干警從物流公司和李某某兩處同時著手,逐步攻克此案難點。 一邊,作為肇事車輛實際擁有者的李某某要承擔吳某某承擔的連帶責任,在申請人林某某準備追加李某某為被告時,“藏”在吳某某身后的他終于坐不住,開始尋求解決方式。另一邊,福建某物流公司注冊資本為認繳制,雖然其認繳期限暫未到期,但根據法律規定,公司不履行債務且該公司符合破產條件,可以要求該公司認繳資本加速到期。另外,申請人還申請追加該物流公司法定代表人劉某某和股東周某某為被執行人并被法院予以支持。這一系列事件,令劉某某壓力劇增,一改往日消極應對的態度,積極找尋解決路徑。 政和法院組織各方當事人到法院進行調解,并簽署調解協議 在多方推動下,此前陷入執行不能的案件,終于有了轉圜的可能。后續經過法院組織當事人多次調解,各方達成一致意見,同意一起承擔賠付義務,并付清賠償款。至此,這個橫跨4年的案件畫上圓滿的句號。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范美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