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老六家的兒媳婦是傍晚時分被救護車送進村的。抬進家門時,臉上還戴著氧氣罩,不久,鞭炮就在院子里炸響了。 桂大富正準備揭鍋盛飯,聽到響聲,回頭問婆娘,誰家又死人了? 婆娘剛從外面回來,說,聽說是楊老六家的兒媳婦,在外打工得了啥急病,剛剛救護車送回來的,回來就不行了。 桂大富說,那媳婦不還年輕著嘛。說完唏噓兩句,就要盛飯,突然愣了愣,把鍋蓋又放了回去,問,救護車是從哪條路走的? 婆娘撇撇嘴,說,我哪里知道,我又沒看到。 桂大富急了,你長張嘴就不會問問?說完放下碗就氣哼哼地出去了,不久又氣哼哼地回來了,剛進門就嚷嚷開了:我就知道,他們肯定還是抄咱祖墳山這條路。他們楊家誠心想破壞我們桂家的風水………… 婆娘看桂大富氣吼吼地又要出門,忙問,你干啥去? 桂大富叫道,還能干啥,說啥這次也不能便宜他們姓楊的。 柴桑分局獅子派出所的伍所長這天正好在所里,其實,他一年有200多天都住在所里。 一聽又是桂楊村因為祖墳山引發的警情,伍所長就坐不住了,他說,我也去看看。 關于桂楊兩姓因為桂姓祖墳山常年引發糾紛的事,伍所長到獅子派出所之前就有所耳聞,到之后不久就碰上了一起糾紛,好在那次事情簡單,很快就解決了。但伍所長總覺得這個事情不能再拖,必須想辦法徹底解決。 但多年的積怨,哪里那么容易化解。恰好這時候省公安廳部署“三大專項行動”,其中一項就是深化矛盾糾紛化解,伍所長覺得這是個機會,又細細研究了柴桑分局創新推廣的“365工作法”,漸漸感覺有了頭緒。 這次桂楊兩姓再次發生糾紛,倒是個一勞永逸徹底解決的機會。但伍所長內心還是隱隱有些不安,萬一這次沒抓住機會,只怕之后就很難解決了。伍所長想到這里,不由暗暗給自己打氣,別怕,想想你是誰,你可是伍子胥的七十六代傳人啊!伍子胥連楚國都搞得定,難道你連這個小小的民間糾紛都搞不定? 伍所長趕到現場時,桂楊兩姓已在楊老六家門口聚攏了二三十個人,雙方正在高聲爭執,情緒都很激動,局勢眼看就要失控。看到伍所長來了,人群稍微安靜了一些,自動讓出一條道,讓伍所長走了進去。 伍所長看到站在人群中間的,楊姓是楊老六和他的幾個兄弟,桂姓是桂大富和他的幾個子侄。伍所長皺皺眉頭,問,怎么回事嘛,什么事情搞得陣勢這么大? 桂大富見伍所長發問,不再理會楊老六,開始給伍所長訴苦,指著楊老六說,他們又拉著死人從我們祖墳山上過………… 楊老六插話反駁,誰說人死了,是回到家后才死的! 其實伍所長來的路上就已經大概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現在又聽他們詳細講述了一遍,已經完全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聽完,伍所長批評桂大富,你可不要亂說話,你說人家救護車送回來的時候就已經死了,有沒有證據? 桂大富沒想到伍所長會有這么一問,吭哧半天,說,那,發殯的時候,他們休想從我們祖墳山上過。 桂楊村桂姓和楊姓是兩個大姓,村莊原本不大,后來人口漸多,房子也越蓋越密,桂姓祖墳山靠近村里,楊姓祖墳山略遠,從村里到楊姓祖墳山,走桂姓祖墳山是條捷徑,走另外一條路,就要繞些路。 不只如此,走桂姓祖墳山,沿途都是人家,辦喪事有面子。以前又是土葬,抬棺材累人,楊姓發殯遂多抄桂姓祖墳山這條捷徑。雙方因此引發不少糾紛,不是沒調解過,但總談不攏。桂姓堅持不肯讓楊姓從這條路發殯,楊姓堅稱這是村里的路,不是他們桂姓的路。 伍所長知道談不攏還有鬧情緒的成分,說到底是為了面子,現在已改為火葬,不用抬棺材,楊姓完全可以改道,但他們就是不肯,好像一旦改道,就是對桂姓示弱。 那天因為伍所長一句話,桂姓沒再鬧下去,畢竟誰都沒有證據證明楊老六家的兒媳婦是死后才送回家的。他們桂姓沒有理由不讓活人經過他們祖墳山。但事后,桂大富叫了輛鏟車,不知從哪里鏟來塊大石頭,把祖墳山那條路給結結實實地堵死了。桂大富心想讓你過,我倒想看看你們怎么過得去。 伍所長知道后,立馬趕到了村里,狠狠批評了桂大富,說,有問題咱們可以解決,但故意堵路可是犯法的。桂大富雖然不服氣,但也沒敢說什么,眼睜睜看著石頭又被伍所長叫來的鏟車鏟走了。 伍所長知道表面上看似尚平安無事,其實雙方的氣都在積攢著,一旦爆發,后果將不堪設想。那究竟該從何處下手來調解呢?伍所長心里犯愁。他知道這件事也等不得,眼看就是楊老六家發殯的日子,而楊家篤定不會示弱,到時肯定還是走桂姓的祖墳山這條路。 伍所長明白打蛇要打七寸,調解要想成功必須把準矛盾的命脈。他認真研究分局推廣的“365工作法”,決定充分發揮地方鄉賢的作用。伍所長斷定,矛盾的根源在于桂姓,只要桂姓肯松口,事情就好談。桂姓里桂大富是領頭人,每次鬧事,總是他最積極。桂大富最得意的是他兩個兒子,大兒子在廈門經商,聽說賺了不少錢,二兒子在九江市區當公務員,也混了個一官半職。伍所長知道要想做通桂大富的工作,只能從他兩個兒子身上下手,通過他們來做桂大富的工作。 但是要想做通這兩個兒子的工作并不容易。他們畢竟姓桂,是桂大富的兒子。但好在他們生活在城里,見過世面,不會像桂大富那么固執。而且生活在城市,社會關系復雜,他們也有很多方面需要他人照顧。關鍵是找到強有力的可以說服他們的人。 伍所長幾乎動用了自己全部的人脈,終于成功說服了這兩個兒子,通過這兩個兒子又給桂大富做思想工作,等到時機成熟,伍所長才親自上門。幾番試探之后,伍所長明白桂大富已經被說動了。 伍所長說,你兩個兒子都那么有出息,你這當爹的不要比普通群眾的覺悟更高一些? 桂大富嘆口氣,說,不是我們不講道理,是他們楊家人太過分。你沒看過發殯時那場面,路邊插滿了香,過后也不清理,那可是我們桂家的祖墳山啊………… 伍所長聽桂大富這么說,就知道他肯讓步了。就附和他說楊家這樣做確實不對,他肯定會提醒楊家今后注意。 桂姓和楊姓終于肯坐下來調解了。雙方不僅派出了老年人做代表,在伍所長的建議下,也派出了年輕人代表。伍所長的意思是,既然要解決,就徹底永遠解決了,協議書上年輕人不簽字,將來不認怎么辦? 在村委會簽訂調解協議書那天,桂姓和楊姓都來了不少人。一開始大家的臉色都還很凝重,可是看到雙方的代表在協議書上簽下名字后,都不由露出了笑容,畢竟誰都不想永遠這么鬧下去。 看到雙方簽完字,伍所長的心里樂開了花,心里不由哼出一段旋律,哼了半天,才意識到哼的竟然是祖爺爺的《過昭關》。 (西流 作者單位:廈門市公安局法制支隊)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