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7月12日訊 暑期開始后,騙子們蠢蠢欲動,精心編織一個又一個充滿誘惑力的陷阱等著學生們上當。7月11日,廈門警方通過一個近期發生的典型案例,提醒廣大學生朋友在暑假提防各類常見騙術。 6月底,高一學生小顏在微博上看到一條帖子,博主稱要把目前手頭持有的“小馬寶莉”實體卡“免費”送了,只要加入指定QQ群,就有機會獲取。小顏平時就很喜歡“小馬寶莉”,看到這則消息后立即申請入了QQ群。令人沒想到的是,小顏加入QQ群后,卻被“警察”通知,“你入群的行為,涉嫌參與了泄露公民信息、詐騙等罪!” 據小顏回憶,這個“警察”叫楊斌,還在群里發出了自己的“警官證”和穿著警服的照片。“他在群里說我還有其他群里的成員的情況都被‘網警’記錄下來了,如果沒有‘配合警方調查’,私自退群,后果自負!要排除嫌疑就要配合‘律師’的調查。”小顏當時很害怕,趕緊按照對方的指示,添加了他推薦的“律師”為微信好友,進行“排除嫌疑”的調查。加為好友后,“律師”以小顏是未成年人為由,讓她通過父母的手機進行后續操作。于是,小顏就按著對方的要求拿來媽媽的手機,并打開自己的手機攝像頭對準其媽媽的手機屏幕,先后給對方看了其媽媽手機中里的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等信息。 一番操作下來,對方稱要把小顏媽媽賬戶里面的錢都轉到指定賬戶中,才能洗清嫌疑,并承諾核實情況后,這些錢在72小時之后會原路返還。急于“洗脫嫌疑”的小顏沒有懷疑,按對方要求,向指定賬戶轉賬了5萬元;同時,還向對方提供了多個短信驗證碼,小顏媽媽賬戶里的錢一筆一筆地被轉走,共計6萬余元。操作之后,對方讓小顏等通知。直到小顏把手機還給媽媽,媽媽發現銀行賬戶被扣款時,一問才意識到小顏上當受騙了,趕緊撥打110進行報警。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近期,免費領取‘小馬寶莉’實體卡的騙局頻繁出現,受害者要么是在校學生,要么是該卡牌的‘鐵粉’。”據廈門警方介紹,此類騙局中,騙子先在社交平臺發布所謂免費送卡的信息,誘導受害者主動聯系。當受害者按提示要求加入領卡QQ群后,群內并未兌現免費送卡承諾,而是被自稱民警的群成員告知“入群領卡涉嫌犯罪”,必須“配合調查、排除嫌疑”,否則將會被罰款和拘留,監護人更要承擔相應責任,并聲稱不得擅自退群。當受害者按照“民警”要求添加“律師”個人賬號后,對方以“未成年人需使用父母手機操作”為由引導受害者借用父母手機并按要求查看手機內資金賬戶信息,最終以“轉賬到指定賬戶洗清嫌疑”為由要求受害者轉賬匯款或提供短信驗證碼。 廈門警方提醒,放假期間,父母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看護和監督,并要保管好個人支付密碼,不要隨意透露給未成年人;學生群體在假期期間需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學習時間,不要過分沉迷于網絡世界中,勞逸結合;遇到可疑情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也可以撥打96110全國反詐勸阻專線進行咨詢舉報;一旦被騙,第一時間撥打110進行報警。 (記者 葉蔚蓉 通訊員 洪恒亮)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