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戰友”更是“親密家人” ————探尋龍巖市公安局永定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隊警犬中隊“奇兵”風采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7月17日訊 在龍巖市公安局永定分局,有這樣一支特殊隊伍,它們訓練有素、身懷絕技,它們不畏艱險、驍勇善戰,它們默默無聞、屢建奇功………… “坐、臥、立、搜、跳、前進…………” 7月16日,伴隨著訓導員黃懷川的指令聲,警犬“樂樂”堪比訓練有素的戰士,高標準完成每個動作。服從訓練結束后,黃懷川將彈殼隨機放到一個罐子里,聽到黃懷川的指令,“樂樂”立即出動,僅用2分鐘就成功找到了目標,趴在第二個罐子前示意,出色地完成了氣味搜索訓練。如今,“樂樂”與黃懷川已建立了高度的默契,這種默契像一條引信,把“樂樂”靈敏的天賦和身體的能量點燃了。 “像‘樂樂’一樣的警犬,永定公安目前有4只,德國牧羊犬、馬犬各1只,羅威納犬2只,由3名訓導員負責訓練。”龍巖市公安局永定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隊大隊長魏燦喜介紹說,“為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新質戰斗力,2022年6月,經過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培訓考核后,我們的警犬中隊正式啟用。” 2年來,“樂樂”和戰友們搜救進山迷途群眾15人,助力破獲案件2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余人,參與設卡查緝50余次,查獲違禁物品120余件,開展重點部位巡邏600余次,參與宣防演練30余次。 優秀的警犬是如何“煉成”的?訓導員和警犬如何相處? “我們根據不同犬的特性來確定其工作方向,羅威納犬動作迅猛,氣勢強悍,咬合力強,適合訓練為治安巡邏犬。”龍巖市公安局永定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隊警犬中隊中隊長李榮魏介紹說,“我們的‘葭葭’和‘娜娜’就是羅威納犬,在撲咬訓練中,沒有訓導員的命令它們是絕不會松口的。警犬的嗅覺和聽覺都非常靈敏,在案件偵破及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2022年初,警犬中隊組建時,輔警黃懷川憑著興趣,第一時間報名加入了警犬訓導員隊伍,隨后去江西參加專業培訓。在南昌警犬基地,第一次見到“樂樂”時,黃懷川不敢接近它。“樂樂”是德國牧羊犬,雖然當時只有7個月大,但在黃懷川眼里已經是高大威猛了。 “想到今后要和它朝夕相處,用特殊的方式,踐行著各自的職責和使命,我感到有點壓力。”黃懷川靦腆地說,“希望今后能相處快樂,合作快樂,我給它取名‘樂樂’。” 起初,黃懷川和“樂樂”溝通起來十分費勁。“樂樂”聽不懂黃懷川的話,黃懷川也不知道怎么和它打成一片,只能通過反反復復、一遍一遍枯燥地練習。從簡單的坐、臥、立到復雜的專業科目練習,每一項都要練習上百甚至上千次。 “警犬就是我們的家人、戰友、兄弟,它們從出生到死亡只有短短十幾年的生命,我們訓導員是它們唯一的‘親人’,我們能做的便是用心愛護它們,讓它們在日常工作中發光發熱、發揮作用。訓練警犬一定要有恒心、耐心和愛心,警犬的戰斗力就是警犬工作的生命力,群眾的肯定便是最好的鼓勵!” 黃懷川說。 在一次專項行動中,黃懷川帶著“樂樂”與大部隊集合時,擁擠的人群、嘈雜的環境讓“樂樂”緊張起來,黃懷川安撫它,它條件反射扭頭就將黃懷川咬了一口。黃懷川明白,第一次在南昌鬧市區參加夜間巡邏訓練時被群眾踩了一腳的心理陰影一直留在“樂樂”心里,不信任感是橫在他和“樂樂”之間的那道坎。此后,他變得更耐心了,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觀察“樂樂”的行為上。每天訓練之余,他總要陪著它在草地上玩耍,給它喂食,跟它“聊天”,與它“交流思想”。 “師父點醒我,必須得站在它的立場想問題。”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帶犬技能,黃懷川自掏腰包拜師學藝,定期帶著“樂樂”前往龍巖精進。 2022年8月的一天,“樂樂”出現嘔吐、便血的癥狀,醫生診斷為誤食毒蘑菇中毒,生還可能性幾乎為零。隊里也著手申請了一只馬犬替補它。看著奄奄一息的“樂樂”,黃懷川心如刀絞。他細心地找到了“樂樂”誤食的毒蘑菇,請求防疫站同志支援,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照料,“樂樂”奇跡般康復了。 “‘樂樂’真是多災多難,康復后又被羅威納犬‘葭葭’咬傷過幾次,有一次腳掌被咬穿,我仔細給它包扎,定期清洗、換約,疼痛中的它,‘咬’了我。”黃懷川滿臉釋然,“沒被警犬‘咬’過,就稱不上合格的訓導員。”他終于領會老師當初說的這句話的含意了。 如今,黃懷川同時帶著兩只搜爆犬,“樂樂”和“艾斯”,訓練之余,他們一起玩游戲,玩累了,黃懷川坐在旁邊草地上休息,看著“樂樂”和“艾斯”愉快地玩耍,他開心地笑了。這時,“樂樂”走過來,親親黃懷川的腳,輕輕搖著尾巴。黃懷川靜靜地享受著這份親近………… 近日,公安部對2023年全國警犬技術工作成績突出的集體、個人和“功勛犬”進行了通報表揚。龍巖市公安局永定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隊警犬中隊榮獲“全國警犬工作成績突出集體”表彰,據悉,這是福建省唯一獲得此殊榮的區縣級警犬工作單位。 (本報記者 鄧炳秀 通訊員 張桂榮)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