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夜幕的降臨,窗外一道道閃電劃破了高原的天空,瞬間照得如白晝般閃耀,轟隆隆的雷聲,震撼著藏東大地,隨之而來的是狂風驟雨。 今年的昌都,雨雪天數明顯比前兩年更長些。看這天氣,不禁為明早出藏出差的援友捏了把汗,說不定他已收到航班取消的消息,出昌都估計又沒戲了。 不知不覺來昌都參加援藏工作已過去兩年了。在這兩年當中,最大的困難是什么?或許援友們會說:進出昌都太難了! 昌都位于西藏東部橫斷山脈,平均海拔3500米,處在西藏與川青云交界的咽喉部位。境內海拔高差,巖橫亙,深溝高壑、山路崎嶇,瀾滄江、金沙江、怒江三江并流、濤怒湍急。在這片離天最近的高原上,初春有寒風、六月有飛雪,雨季有落石、冬天有暗冰,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 由于地理條件復雜,自然環境惡劣,交通出行不便,面積與福建差不多的昌都,至今沒通過鐵路。全市唯一一條高等級公路,則是在市區經昌都新區到機場120多公里距離當中僅有的開頭30多公里罷了,且受地質變化影響,行駛在這一小段上面,還會時不時給你來點波浪式的體驗。 行路難、路途險、路程遠,對援藏干部的考驗無處不在,是援藏期間的一道難關。為了大家的安全,援藏隊里明文規定,在藏期間,援藏干部不得碰方向盤,更不能坐車進出西藏。進出昌都,唯一的途徑只有那經常或延誤、或取消的飛機。 而位于八宿縣邦達草原上的昌都邦達機場,海拔4334米,是世界海拔第二高機場,跑道全長5500米,是世界最長跑道,還被稱為“世界上離市區最遠”的民用機場。 受高海拔山風的影響,邦達機場到中午以后,基本上沒航班起降。福建飛昌都,相隔千里,當天上午無法到達,中途需要在經停地住一個晚上,待第二天一早再飛到邦達機場。而從昌都返回福建,因為市區距機場路程遙遠,山路難行,所以需要凌晨5時左右從市區出發。這樣下來,昌都往返福建,最少也要3天時間。 同樣,對去機場接客人的援友來說,也是苦不堪言。為了不白跑,接不到人,他們往往會選擇在半路上的察雅縣吉塘鎮去等候,等候從其他城市飛過來的航班的登機信息,等候邦達機場氣候變化的信息,可以正常起降了再翻爬浪拉山。連接趟飛機都這么的艱苦,進出昌都真的是太難了。 昌都市區的援友進出昌都難、接客人難,而邊壩縣的援友們進出昌都則是難上加難。邊壩縣位于昌都與拉薩中間,距離市區500公里左右,是昌都最邊遠的一個縣,也是福建對口支援的一個縣。 邊壩的援友們從縣里出發去機場,需要六七個小時車程。由于午后沒有航班,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提前一天趕到機場周邊入住。算下來,他們往返昌都與福建一趟,需要4天時間。若是遇上雨雪刮風等惡劣氣候,那4天也只是計劃,因為計劃往往趕不上天氣的變化。 在援藏隊里,援友們有一種“出了昌都就不想回來,回來了就不想再出昌都”的想法。這并不是因為想偷懶,也不是消極怠工,只是往返昌都實在太難了,非不得已的話,不會頻繁進出昌都。 一個援友曾說起一件揪心事:一援友因為長輩去世,為了趕回去見最后一面,給老人家送終,急著出昌都,結果碰到連續下雪的天氣。這位援友是天天跑機場,卻天天出不去,最后無奈地只好坐了十幾小時的車,趕去隔壁林芝市的米林機場才得以飛回去。 雖然援藏很辛苦,進出昌都也很艱難,但這是一段難得的人生歷練。這段高原的經歷對援藏人的影響,就像酒曲浸入了糧食,慢慢發酵,會讓生命變得更加醇美甘甜。 如今,期盼已久的川藏鐵路已開工建設,預計2030年通車。那時,進出第二故鄉昌都,不再那么艱難,不再擔心航班延誤、取消,不再擔心暗冰、落石,不再發愁浪拉山的山路十八彎。 兩年來,雖然援友們來自不同行業,但大家身上肩負的責任都是一樣,秉持“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實踐“進藏為什么,在藏干什么,離藏留什么”的援藏三問,不怕風雨、不畏艱難,與藏族同胞攜手,只為了同一個目標,共建美好家園,讓格桑花開得更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共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盛舉。 (劉志雄)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