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扎實推進駐點村鄉村振興目標,作為省委政法委派駐周寧縣李墩鎮芹溪村第一書記的陳建福爬過荒山、趟過小河、走破鞋底、磨破手皮,使駐點村實現從全鎮“落后村”到“領跑村”的蛻變———— 當好芹溪人 辦好芹溪事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7月18日訊 陳建福,省委政法委派駐周寧縣李墩鎮芹溪村第一書記,今年6月底剛剛結束三年駐村工作任期。在芹溪村駐村的三年時間里,他始終和黨員干部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曬黑了皮膚、學會了“本地話”、走破了多雙鞋,換得了芹溪村的新面貌,贏得了村莊發展的新機遇,干出了群眾幸福生活的新希望。在他的努力下,芹溪村實現從全鎮“落后村”到“領跑村”的蛻變,先后獲評國家級第七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等稱號。 一首由陳建福作詞的歌曲《芹溪》,首句歌詞“芹溪水呀意綿綿,悠悠鄉愁在心間”,道出了他對芹溪村的濃濃不舍情。 日前,陳建福結束三年駐村工作任期,村民們提前得知他即將離別的消息后,自發組織為陳建福舉行一場歡送會,同唱歌曲《芹溪》表達對他深深的感謝和不舍之情,現場歌聲直抵人心,令眾人紅了眼眶。在村民們的歡送中,三年駐村工作經歷涌上陳建福心頭………… 首次踏進閩東的大山 陳建福遠離省城來到偏遠山區————周寧縣李墩鎮芹溪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 其實,對于基層的工作,陳建福并不陌生。早在2003年,他就積極響應國家“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作為福建省首屆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寧夏服務團團長(2021年全國熱播電視劇《山海情》“陳金山”原型之一),在寧夏鹽池縣工作兩年。 首次踏進閩東的大山,陳建福沒有急于“大展宏圖”,而是深入芹溪村的家家戶戶,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采取邀請省級規劃團隊主筆、群眾積極參與的方式,為芹溪村制定了“黨建強村、產業富村、人才興村、生態美村、文化活村、法治護村”的美好藍圖。 ————面對產業基礎匱乏的芹溪村,他領著鎮村干部到省市縣有關單位爭取項目資金累計3650萬余元,采取“發展一批、引進一批、兜底一批”的思路,讓芹溪村鄉村振興產業百花齊放; ————他提出“聯村黨建,連片發展”的工作思路,倡導組織部門先行先試成立“芹溪-際頭-樓坪”聯村黨委,并被推選為聯村黨委書記,大力推廣金線蓮、蜜薯種植和黑兔養殖,促進聯建村村財總體增收15萬元; ————他積極對接省生態環境廳、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單位,通過將農特產品包裝成禮品包,作為工會福利和企業禮品等,幫助群眾銷售農產品,銷售金額60多萬元; ————他積極幫助村內企業排憂解難,通過對接“周寧有鯉”平臺,將芹溪村內企業森潔山泉水納入周寧縣域公共品牌,提升品牌附加值,促進村財年增收10萬元; ………… 歷經三年努力,昔日的發展藍圖,已成為現實成果,不僅惠及著芹溪群眾,還帶動了周邊鄉村共同發展。如今,芹溪村實現從全鎮“落后村”到“領跑村”的蛻變,村集體年收入超過60萬元,先后獲評國家級第七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等稱號。 精心打造金牌旅游路線 走進芹溪村,可見村內白墻黛瓦的房屋錯落有致,縱橫交錯的小徑干凈衛生,村內的寶豐銀場遺址、白銀古道、古銀礦遺址陳列展、革命烈士紀念亭等,見證著當地的繁榮與變遷,更成為了吸引各地游客絡繹不絕的寶貴資源。 芹溪村是革命老區村和原市級扶貧開發重點村,歷史上曾是礦工和商販的聚居地,一度出現“井下三千采礦工,井上一萬過路客”的繁榮景象。 為充分利用芹溪村及周邊鄉村旅游資源,陳建福發揮聯村黨委優勢,結合際頭村清水游、樓坪村石門山AAA級旅游景區、芹溪村省級礦山公園等旅游項目,打造“際頭——芹溪——樓坪”金牌旅游路線。 陳建福在芹溪村引進羊駝、梅花鹿、鴕鳥等一批特色萌寵,建設以親子互動為主題的萌寵樂園,開發托馬斯火車、休閑腳踏車、射箭等親子游項目,配套特色民宿、燒烤園、古銀礦遺址陳列展、智慧圖書館、口袋公園、紅色紀念陳列展、游客服務中心等功能區,種植觀賞園林菊、金絲皇菊40余畝,形成以菊花為主的“網紅花海”打卡地。 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豐銀礦遺址,陳建福牽頭開辟科考探險區,形成以白銀古道為主軸線,沿途的礦洞、冶煉遺址、生活區遺跡和傳統村落相互串聯成閉合性區域觀光線路,使之成為徒步越野的好去處。 “如今,芹溪村周末日均游客數量達500多人,去年國慶黃金周甚至突破萬人。”陳建福說,他還主動聯合寧德市徒步運動協會,定期舉辦重走白銀古道徒步活動,吸引全市11支隊伍、約800余人參加,助力打造“際頭——芹溪——樓坪”金牌旅游路線。 “要幸福找建福”深入民心 “當好芹溪人,辦好芹溪事。”駐村的三年時間里,陳建福把芹溪村當作了自己的第二故鄉,全心全意為老百姓解決煩心事、憂心事、愁心事,打出了“要幸福找建福”的金名片。 芹溪村以及周邊的際頭村、樓坪村到周寧縣城將近30公里,但是大多數村民出行主要依靠一輛五座的“村村通”汽車,出行十分不便。 為解決交通問題,陳建福以聯村黨委名義,多次向交通部門申請,開通周寧縣城到際頭、芹溪、樓坪3個村的公交專線,并配套建成16公里綠化項目(楓樹大道),惠及沿線群眾6000多人。同時,他積極向交通部門爭取,打通芹溪通往紫云、陳峭及南平市政和縣楊源鄉洞宮山景區道路,形成旅游環線,推動更多人流物流、人氣商氣向芹溪片區匯集。 如今,芹溪村不僅解決了交通問題,在陳建福的努力下,村里還建設了長者食堂、長者影院、長者文娛室以及長者診所等敬老項目,并充分利用婦女節、端午節、重陽節、春節前夕等時間節點,組織村民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文娛活動,讓留守老人在家開心舒心,讓在外子女放心安心。 每逢“三八”婦女節,陳建福都會為在村的所有婦女送上一束玫瑰花,這一束玫瑰花多是這些婦女村民的人生中的第一朵玫瑰,陳建福因此被村民親切地稱為“玫瑰書記”。 在離任返城歡送會上,陳建福收到了村民送的第一束玫瑰花,一來一往間,是村民們對他三年辛勤付出的認可和感激,也讓雙方的不舍,在此刻開始具象化………… (本報記者 黃錫順 王淇鋒)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