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閩西監獄,微涼的晚風吹散了白天的煩悶。在民警夜間講評結束后,一場特殊的招聘會開始了。服刑人員端坐在大廳電視前,看著視頻里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講述自己破繭重生的經歷、侃侃而談地介紹自己的工廠,并誠摯地發出崗位招聘的邀請。 視頻里的人叫俞某,他正是從閩西監獄回歸社會的,如今的他已是一家擁有30多名員工的工廠老板。 親情力量 引領他走出困境 多年前,俞某交友不慎誤入歧途,因非法買賣制毒物品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俞某入獄后,妻子留下兩個孩子與其離婚,自此女兒變得厭學抑郁,并染上抽煙習慣。這些都讓俞某悔恨得夜不能寐,多次因與同改發生沖突而受到處罰。 一次撥打親情電話中,俞某與女兒就學習事宜發生爭執,回到監舍后倒頭就蒙著被子躺在床上。管教民警對俞某個別談話教育,引導他控制情緒,幫助他分析如何走出困境。在民警勸導下,俞某逐漸平靜,并提筆給女兒寫了封家信。 為進一步教育轉化俞某,分監區民警為俞某爭取到參加“穿墻引線”親情幫教活動的機會?;顒又校崮撑c女兒視頻交流,并與她約定:“你努力學習爭取考上大學,我會積極改造、爭取減刑,早一天回到你們身邊?!?/p> 民警趁熱打鐵找俞某進行一次深刻的談心談話,指明其減刑的正確途徑,同時教育其一定要改變身無長技的現狀,這樣才能成為家人的后盾。隨后的改造中,俞某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再未與他人產生矛盾,并積極投身改造中,報名參加監獄組織的培訓,認真學習各項技術。 白手起家 一步步打拼人生 俞某通過積極改造獲得兩次減刑,并于2023年8月刑滿釋放。回歸社會后,俞某在老家開設一家工廠,主要業務是鞋面和服裝的來料加工。雖然創業之路充滿艱辛,但俞某利用在監獄學到的機器維修技術,將低價收購的二手縫紉機維修起來,從而節約了大量啟動資金。而對流水線管理以及縫紉技術的精專,幫助他很快將工廠運轉起來。 在俞某用心經營和努力奮斗下,工廠的產品贏得了市場認可,工人也擴大到30多個。俞某還把一些零散件的加工分配給鄉里家庭婦女,使她們在家中實現就業,從而幫助10多戶困難家庭有了收入。 俞某始終銘記是監獄給予了他重生的機會,于是便有了開頭的一幕。如今,俞某工廠已招收3名刑滿釋放人員,其中有2人是“三無”(無通信、無會見、無接濟)人員,還有1人年近六旬。俞某分享的經歷和感悟激勵了更多服刑人員積極改過自新,他的工廠也持續為其他刑滿釋放人員提供就業機會。 “只要我們真誠悔過,學會負責任,努力學到一技之長,那社會一定會有我們的容身之處!”俞某真誠地說道。 (闕炎輝 蘭鑫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