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世界,有許多不同,但也有許多相像與相似,彼此是一面鏡子,在看對方時,看見自己。 小豆娘與蜻蜓相似。小豆娘額上復眼寶藍或青綠,與蜻蜓十分相似。豆娘喜歡棲在水邊草尖上,蹲不長,不一會兒便飛走了。我在少年時,以為豆娘是小蜻蜓,或者是剛出生、尚在學習飛行訓練的小蜻蜓,其實豆娘就是豆娘,人家有自己的脾氣和個性,它有一個接近人類且十分女性化的名字。說來小豆娘確實也很美,它與蜻蜓長得很像,就是比蜻蜓小許多,愈發小巧精致。 豆娘經常出沒的地方,也是蜻蜓出沒的疆界。蜻蜒點水,低低地在水面一掠而過;小豆娘則在紅蓼、蒲草間流連。它是在嗅水的香氣嗎?抑或是被那些水草植物所散發出的清氣所吸引?豆娘與蜻蜓,是夏日河流的一部分,兩個長得像的兄弟,在這一片水澤流連忘返,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 癩葡萄與苦瓜相似。癩葡萄與苦瓜太像了,讓人眼花繚亂,以至于讓少時離家外出讀書的汪曾祺也分不清。汪老在《吃食和文學》一文中說,兩個同鄉來看他,吃飯時有一盤炒苦瓜。同鄉問,這是什么?“我告訴他是苦瓜。他說:‘我倒要嘗嘗’…………他說:‘不錯!’我告訴他們這就是癩葡萄。” 汪老還說,“苦瓜”之名,最初是從石濤的畫上知道的。石濤別號“苦瓜和尚”,他卻不知道苦瓜為何物?“到了昆明,一看:哦,原來就是癩葡萄!我的大伯父每年都要在后園里種幾棵癩葡萄,不是為了吃,是為了成熟之后摘下來裝在盤子里看著玩的。有時也剖開一兩個,挖出籽兒來嘗嘗。”從上面的文字看,汪老把苦瓜和癩葡萄弄混淆了,視它們是同一類。 其實,苦瓜是苦瓜,癩葡萄是癩葡萄。論個頭,苦瓜要比癩葡萄大很多;論外形,苦瓜長條形,而癩葡萄更接近團形。食苦瓜,都是吃還未成熟的青苦瓜;而癩葡萄,則是食籽核外層的包衣。成熟的苦瓜顏色變黃,與癩葡萄很像。只是它們,一個做菜,炒苦瓜,苦得到位;一個作畫,當靜物,癩得波俏。 誰是誰的“微縮版”?誰又是誰的“前世今生”?說來說去,難以厘清。不如拿到面前,眉宇清晰,一目了然。 金蛉子與蟋蟀相似。金蛉子體形嬌小,額上一對細長的觸須,顯得靈動可愛。它在鳴叫時,后肢略屈。“鈴、鈴、鈴…………”的鳴叫聲連續不斷,音色圓渾而美妙。金蛉子撅著屁股,趴在樹葉上鼓翼而歌,緊貼腹部的一對羽翼,一張一翕。金蛉子黑褐色,是袖珍版的蟋蟀,或者說,它與蟋蟀在外形上基本就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在個頭上比蟋蟀小,彈琴時亂叫一氣,不像蟋蟀那樣有章法,叫一陣,歇一會兒。與蟋蟀獨自彈琴不同,金蛉子喜歡群居,我們小時候在樹叢中捉金蛉子,逮住一只后往往還能再逮到好幾只。 “知溜”與蟬相似。“知溜”,是我們那兒的叫法,古書上叫蟪蛄,就是塊頭比蟬小一些,穿“三號球衣”的兄弟。較之于蟬,“知溜”是淺灰色的,而蟬是黑褐色。“知溜”的腦袋、身段與蟬十分相似,“哧、哧、哧…………”叫聲也洪亮,甚至不輸于蟬。它趴在老柳樹皮上,蟬也貼著老樹皮。伏天傍晚,有一只“知溜”不知怎么貼在我居住的十八樓外墻上鳴叫。我感到很好奇,它怎么來的?咋能飛這么高?我拿澆花的噴壺朝它噴水,“咝”,“知溜”震動翅翼飛走了,不然會在這兒叫一晚上。 蟛蜞與小螃蟹相似。我和朋友在江邊閑逛,看到蘆葦灘上有許多小螃蟹在爬來爬去,它們個頭不大,動作卻相當敏捷。當我伸手去抓時,早跑得無蹤無影。朋友說,那不是小螃蟹,是小蟛蜞,與螃蟹長得很像的家伙。 在我的印象中,小螃蟹可以做熗蟹,這是江邊的一道美食,將小螃蟹用酒、蒜等腌制起來,隔一段時間開蓋再吃,味道獨特。小蟛蜞的吃法與小螃蟹差不多,反正從情感上說,小蟛蜞是小螃蟹的弟弟。 你為什么和我長得很像?說不清,也道不明。 這個世界,還有那么多的相似,它們彼此是睡在上下鋪的“兄弟”。 聚八仙與瓊花相似。古人描寫瓊花“無雙亭下枝,密密復稀稀。蚌碎珠駢出,須牽蝶合圍。”由于瓊花香消玉殞,現代植物學上的瓊花,通常是指聚八仙,然而瓊花是瓊花,聚八仙是聚八仙,瓊花與聚八仙,兩者是有區別的。 《廣陵志》上說,聚八仙花雖類瓊花,而瓊花之異者,其香如蓮花清郁可愛,雖翦折之,此余韻亦不減,此聚八仙之所無也。宋代鄭興裔《瓊花辨》指出它們的不同:瓊花大而瓣厚,色淡黃,葉柔而瑩澤,花蕊與花齊平,不結子而香;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微青,葉粗糙有芒,花蕊則低于花,結子而不香。 明代郎瑛《瓊花辨》認為,宋畫中的瓊花多為一頭九朵簇擁,不同于聚八仙。可見,古人所提及的瓊花,花色微黃,香氣馥郁,花開繁茂。 “聚八仙”,是一個形象的命名。一簇淡黃色花蕊為中心,四周不多不少,正好綻開著八朵花,形成一朵大花。你不得不佩服造物是這樣的有序和默契,每一朵小花在它自己的位置上光華四射,這樣就完成一朵花的生動。 在我家樓下不遠處的古運鹽河邊就長有幾叢聚八仙,閑時散步,常走過去看看,它們花大如盤,葉柔而瑩澤,在淺夏延續著一個曾經的美麗。 這世界,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子,但卻有許多昆蟲和植物長得相似。不但神態相似,形狀、外表、長相、色彩也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大小、高矮、胖瘦的區別。就像一只蟋蟀瞥見一只金蛉子趴在樹葉上振翅而鳴,會對身邊的伙伴說:“看到了嗎?那個小家伙和我長得很像,它是我的影子,我的‘孿生’兄弟!” 那些長得相似的“兄弟”,倘若在時間和空間的銀白月光下追逐、嬉戲,那是一對影子在奔跑。 (王太生)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