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正創新 行穩致遠 ————三明市三元區凝聚政法力量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8日訊 近年來,三明市三元區牢固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服務大局”理念,在能動履職上下足功夫,在主動服務上精準發力,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更堅實的法治保障。 嚴打涉企違法犯罪 彰顯法治力度 藥膏藥品與人民健康、社會穩定息息相關。在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紅線底線事項上,三元區依法堅持“鐵腕整治”,敢于向違法行為“亮劍”,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扎實做好相關工作。“某堂”膏劑系列假冒注冊商標案件的成功辦理便是一個縮影。 2021年12月,自收到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移送審查起訴的“某堂”膏劑系列假冒注冊商標案后,三元區檢察院立即啟動調查程序。經審查,2021年6月以來,付某接受他人委托,通過網絡或者直接委托他人生產假冒“某堂”膏劑。楊某明知付某委托其生產的膏劑系假冒產品,仍為了牟利幫助付某灌裝該類膏劑。同年11月,公安機關在楊某生產車間處查獲9000多支已封裝好的“某堂”膏劑及3.2萬支空鋁塑管。 為斬斷假冒鏈條,三元區檢察院積極落實知識產權權利人告知制度,引導權利人實質性參與刑事訴訟,推動被告人積極履行民事賠償義務,充分保障權利人合法權益。同時,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對付某、楊某提起公訴,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提出要求兩名被告人“支付已銷售的假冒‘某堂’膏劑銷售數額3倍賠償款及在省級以上媒體向社會公眾公開賠禮道歉”的訴訟請求。 鑒于付某、楊某主動履行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全部訴訟請求,并自愿認罪認罰,最終法院采納檢察機關建議,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付某有期徒刑1年2個月,緩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9萬元;判處楊某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并處罰金5萬元。 為積極探索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新機制,不斷提升知識產權檢察專業化水平,近年來,三元區檢察院積極選派選優檢察人員組建知識產權檢察辦案組,確立對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同步開展“一案四查”(即在開展刑事審查時,同步審查是否存在民事支持起訴線索、行政機關履職不到位、侵犯公共利益等情形),在刑事追責、民事賠償和行政處罰中尋找最佳路徑,實現辦案“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 落實寬嚴相濟政策 體現司法溫度 在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的同時,也要化“力度”為“溫度”,讓企業感受溫情的執法。 今年2月,本該是過年團圓的喜慶日子,一名企業主卻找上三元法院,請求法院解凍公司財產,讓工人過上“安薪”快樂年。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時間還需追溯到2009年。李某因生產經營需要多次向吳某借款合計280萬元,李某的妻子馮某及李某名下3家公司為李某提供擔保。后吳某多次催討李某還款未果,李某始終未履行生效判決,吳某遂向三元法院申請執行。因李某、馮某名下暫無可供執行財產,今年1月,吳某向三元法院申請執行,要求3家公司承擔李某不能清償金額的1/2連帶清償責任。 執行立案后,經查詢,被執行人名下兩家公司已向法院申報財產,處于停產狀態;另一家B公司在2月2日有50萬元、2月9日有30萬元轉入該公司賬戶。執行干警根據其提供的線索,依法將B公司賬戶存款扣劃支付給吳某并凍結后,出現了企業主請求解凍公司財產的一幕。 原來,B公司為垃圾處理廠,一直在為某縣處理垃圾,縣政府每月會給B公司發放垃圾處理費。因垃圾零填埋政策,B公司如今幫助縣里處理廢水。現凍結了B公司的垃圾處理費,若工人無法按時拿到工資,該縣廢水就無法處理。思及此,執行干警明白了當下“燃眉之急”:“環保問題、工人薪資皆是民生大事,如果資金鏈斷裂,企業便會陷入困境,從而產生一系列嚴重問題。” 為此,執行干警分別與吳某、李某、某縣城管局和B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溝通,就3月份B公司得到的39萬元垃圾處理費和李某欲還款的10萬元溝通交流。最終吳某同意保留B公司正常經營成本和工人工資,李某從39萬元垃圾處理費中支付給吳某15萬元,B公司每季度末25日前還款18萬元直至還清借款。截至目前,雙方達成執行和解,實現了多方共贏。 以“如我在執”之心,壓實“如我在執”之責。2023年以來,三元法院共受理涉企業執行案件1165件,執結1127件,實際執行到位金額13.75億元。 堅持司法需求導向 校準服務精度 4月26日,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通過警力下沉和警務前置,聯合三元區檢察院深入當地企業定期走訪,開展普法宣傳。 活動中,民警通過面對面交流、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宣傳海報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向企業員工強調防騙反詐、預防經濟犯罪、道路交通安全、遠離“黃賭毒”的重要性,倡導企業員工要遵紀守法,努力凈化轄區社會治安環境。同時,從《民法典》視角和企業需求,深入淺出地為企業講解用工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的法律風險防范和應對措施;圍繞企業相關法律法規為大家解讀,進一步從法治角度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企業依法、有序、健康發展。 實行每季度定期走訪、重大事項立即到訪、服務效果及時回訪,是自經偵聯絡站成立以來構建的“三訪”機制。為進一步密切警企關系,切實發揮暢通警企聯系、助企紓困解難積極作用,將“精準滴灌”服務送至企業“最后一公里”,早在去年4月,三元分局經偵警務聯絡站便在三元區經濟開發區氟產業園科技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旨在為企業提供法務咨詢、矛盾糾紛調處等服務,全力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偵警務聯絡站成立后不久,三元區一家知名企業負責人前往經偵警務聯絡站報案,稱其子公司負責人為賺取私利,利用職務便利虛增交易中間環節并設置相應的利潤空間,共侵占企業利潤28萬余元。 了解情況后,民警立即根據企業提供的線索展開調查,迅速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幫助企業追回經濟損失28萬余元。今年3月,三元法院經審理,以職務侵占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9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今年以來,經偵警務聯絡站共印發宣傳冊5000多份,解答企業問題50多次。 (本報見習記者 彭冬晴)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