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9日訊 如何深切緬懷革命英烈的豐功偉績,更好地維護烈士紀念設施的完整與尊嚴,提升公眾對英烈的敬仰之情?面對這一問題,近年來,建甌市人民檢察院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開展革命文物、英烈紀念設施保護等專項監督活動,用檢察力量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烈精神、守護英烈榮光。 檢察建議 推動紀念設施修繕保護 近年來,建甌市檢察院通過向相關單位調取資料、了解履職情況等方式調查取證,發現烈士合葬墓存在保護不到位的情況,影響英雄烈士紀念設施莊嚴、肅穆、清凈的環境和氛圍,破壞紅色教育價值。 2021年6月,該院根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等相關規定,向負有保護管理職責的相關單位發出檢察建議,建議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做好兩處烈士合葬墓保護工作。 目前,相關單位已采取行動,爭取資金對烈士合葬墓進行修繕,并落實日常維護責任,檢察建議得到落實并取得良好效果。 協同共治 全面提升管理保護水平 近期,建甌市檢察院聯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烈士紀念設施專項檢查行動,檢查組分別對建甌市迪口鎮大布林村零散烈士墓展開實地檢查,并現場聽取烈士紀念設施管護單位管護情況匯報,確保烈士紀念設施得到妥善保護和管理。 “此次檢查情況整體良好,但存在個別破損的情況。”檢察官辦案組表示。針對此次巡查中發現的問題,該院通過立案調查、發磋商意見書的形式要求相關單位立行立改,無法立即整改的列出問題清單,做好整改跟蹤,并就下一步管理保護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該院要求相關單位全面摸排轄區的革命文物保護情況,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加大文物保護宣傳和普法力度。 賡續傳承 讓紅色基因融入檢察血脈 紅色文化資源是一部鮮活的革命歷史,承載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初心和歷史使命。 2021年以來,針對建甌市豐富的紅色資源,建甌市檢察院探索“檢察服務+革命文物”機制,就轄區革命文物現狀、管理、利用、修繕等情況深入迪口、小橋、芝山等鄉鎮街道5處革命文物開展實地走訪、調研座談,“零距離”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以檢察建議助力英烈墓加固修繕,并加強對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工作,進一步營造弘揚革命英烈精神的濃厚氛圍。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捍衛歷史、尊重英烈,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下一步,建甌市檢察院將持續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宣傳弘揚紅色文化精神內涵,保護紅色歷史文物。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范文婷 游曉宇)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