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13日訊 2002年,模樣青澀的吳光營提著簡單的行囊來到壽寧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他抬頭看了看眼前這塊略帶斑駁的標牌,隨即義無反顧地踏步邁入大樓。 為了實現心中的警察夢,這個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年輕小伙放棄了城市的繁華與喧囂,選擇成為車駕管窗口的一名輔警。自此,他的人生便與人民警察結下不解之緣。 22年來,吳光營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真心熱情服務好每一位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成為公安機關溝通、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因成績突出,他多次榮獲窗口“服務之星”等稱號。 讓“窗口”走進群眾“心口” 車駕管窗口是壽寧縣公安局對外業務辦理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衡量公安機關服務質效的“練兵場”。作為一名窗口工作人員,“加強服務意識,讓‘窗口’走進群眾‘心口’”是吳光營一直以來的堅持。他認為,只有用耐心、細心、暖心的服務,才能提升群眾對交警工作的認可。因此,在辦理各項業務過程中,他總是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熱情、高效地為群眾提供滿分的車駕管服務。 今年3月,因酒后駕駛機動車而被外省交警部門暫扣駕駛證的葉某,在壽寧公安綜合窗口完成滿分教育學習。然而成績合格后,外省交警要求其到當地解除暫扣,才能恢復駕駛證正常狀態。此時正值春種,農務繁忙的葉某無法脫身,一籌莫展之際,吳光營主動對接當地警方,經多次溝通,當地警方同意通過郵寄材料方式解除葉某的駕駛證暫扣狀態。 “吳光營對工作的熱愛是有目共睹的。”共事多年的同事吳宗林說,每天工作閑暇時,吳光營總是主動前往公安綜合服務咨詢平臺,為群眾解答各類車駕管業務問題。為了讓群眾少跑一趟路、少等一分鐘,他在工作中大力宣傳公安交管部門推出的各項便民措施,進一步提升交警部門在群眾心中的形象。22年以來,吳光營共接待群眾10多萬人次,辦理機動車駕駛證5.33萬多本,開展駕駛證滿分教育學習5.17萬多次,機動車換證、補證等5.96萬本。 多謀善慮成就車駕管“全科醫生” 2022年7月29日,吳光營在接待一名前來辦理駕照過期換證的男子時,發現該男子神情緊張、言辭閃爍。警覺的他立即發現不對,通過初步查詢,發現該男子疑似為網上在逃人員。 為避免打草驚蛇,吳光營一邊對男子謊稱網絡出現故障,請其稍作等待,另一邊不動聲色地情況向上級匯報。在確認該男子為網上在逃人員后,吳光營與值班民警共同配合,將其當場抓獲。也正是這種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讓吳光營成為人人稱道的車駕管“全科醫生”。 2023年11月,在“一窗通辦”改革中,壽寧縣公安局將出入境管理、治安、人口管理、交通管理4個警種120項相關業務合并辦理。面對新要求、新挑戰,吳光營反復學、認真記,虛心向年輕民警請教,很快便熟練掌握了相關業務技能和知識。 其間,吳光營注意到,駕駛證換證是交管業務中的“熱門項目”。由于需要駕駛人提供近期彩照,交警部門便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置了照相區域,照相費用20元,可打印16張照片。“但是換領駕駛證只需要兩張照片,多余照片不僅造成了浪費,也增加了群眾的辦事成本。”總是想在前面、做在前面的吳光營當即將情況向領導反饋。壽寧縣公安局高度重視,要求相關部門優化服務措施。經“迭代升級”,如今政務服務大廳已實現了免費為換證駕駛人提供照片拍攝服務。 據估算,該服務可年均惠及駕駛人4.4萬人次,節省群眾辦事成本88萬余元。 和睦家庭為工作注入拼搏動力 加入警營22年來,加班加點已成為吳光營的工作常態。雖然本職崗位在窗口,但每逢重要節日和重大活動,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總能看到吳光營利落指揮交通的身影。 今年“五一”期間,吳光營放棄假期,穿上執勤服、戴上白手套,前往壽寧環城路口支援交通指揮。從早上7時半到下午2時半,疾馳的車流中,他的身影始終如青松一般挺立。 輪崗休息時,吳光營才發現,馬路一頭的樹蔭下,妻子帶著一雙兒女早已等候多時。他在守護著這座城市的交通安全,而妻兒則守候著忙碌的他。 “是家人對我的強大支持,才能讓我在繁忙中找到家和工作的平衡點。”談起家庭,吳光營臉上滿是笑意。在他眼中,妻子既是愛人,更是知己,雖然分居兩地,但妻子時常給予他鼓勵和開導;兒子成熟懂事,父子之間更像無話不談的好友;年幼的女兒則是開心果,每次視頻通話,童言童語總能消解他工作的疲累。 “短暫的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逢。”吳光營說,盡管與家人分隔兩地,但每次團圓時,他們都更珍惜彼此。也正是和睦的家庭,為他的工作注入了更多拼搏的動力。 二十余載從警路,時光不易少年心。從當初的一臉稚嫩,到如今的眼神堅毅,吳光營用日復一日的堅守磨練出精湛的業務,更磨礪出更加閃耀的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寫下了屬于自己的輔警故事。 (本報記者 龔麗雯 通訊員 李美娟)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