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群眾“美”得更放心 ————龍巖市檢察機關開展醫療美容行業公益訴訟專項監督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16日訊 近年來,醫美行業在“顏值經濟”推動下迅速發展,然而形形色色的醫美服務泥沙俱下,“變美”過程不時伴隨著無證經營、非法行醫、虛假宣傳等風險,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針對醫美行業亂象,龍巖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積極開展醫療美容行業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辦理案件40件,發出檢察建議25件,磋商15件,召開圓桌會議6場,督促相關責任部門責令關停、整改違法醫療美容機構120多家,進一步規范醫美機構依法依規經營,保障群眾合法權益。 “數智辦案”雙驅動 技術力量激活監督效能 2023年3月,經新聞媒體曝光,長汀縣部分美容機構存在無從業資質、超經營范圍宣傳、銷售過期藥品等危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問題。發現線索后,長汀縣檢察院立即啟動行政公益訴訟立案程序。經初步調查,查明8家醫療美容機構存在從業人員無執業醫師資格證明、使用過期藥品、虛假宣傳、未向消費者提示醫療美容項目風險隱患等違法行為。 龍巖市檢察院在指導辦案中發現上述問題具有普遍性,于2023年4月14日全面部署專項監督,并在辦案中注重公益訴訟監督與數字檢察有機融合,充分挖掘大數據技術作用,創新研發“醫療美容行業公益訴訟法律監督模型”,通過查詢大眾點評、美團、高德地圖等App獲取美容服務機構信息,經與市場監管、衛健、商務局等部門的注冊登記信息分析比對,從4000多家美容機構中發現無營業執照機構210家、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512家、違規使用美容藥品和醫療器械12家、發布違法醫療廣告15家、違法發行商業預付卡72家,有效解決了醫美機構數量龐大、分布零散、人力難以全面摸排的突出問題,大幅度提升監督效能。該模型獲評福建省檢察機關第一屆大數據模型競賽優秀獎。 “內外銜接”雙協同 齊抓共管凝聚監督合力 龍巖市兩級檢察機關充分運用一體化辦案機制,針對發現的800多條問題線索,積極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衛生健康局等開展實地核查。針對相關責任部門對醫美行業監管不到位的問題,全市共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40件。 龍巖市檢察機關積極與市場監管、衛健、應急管理等行政單位溝通聯系,同時借助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熱心公益志愿者等力量,強化公眾參與,實現“專業化辦案+行政執法+社會化監督”配合銜接。 依托“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招募具有醫藥學、服務管理等相關專業背景的志愿者11名,開展培訓3場,進一步拓寬線索來源渠道,為后續跟進監督工作提供專業幫助。 連城縣檢察院組織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衛生健康局、縣應急管理局等單位召開公開聽證會,并邀請人民監督員、聽證員參加會議,就推動醫美行業問題整改、加強醫美服務領域監管等方面充分討論、交換意見、凝聚共識,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醫療美容行業突出問題。 “整治預防”同推進 訴源治理鞏固監督成效 龍巖市檢察機關堅持把訴前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為最佳司法狀態,綜合運用檢察建議、磋商等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推動問題全面整改,同時建立健全長效治理機制,持續鞏固整改成效。 龍巖市檢察院針對辦案中總結的醫療美容行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根據《產品質量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等規定,向有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履行醫美安全監管職責、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多部門協作共管機制,進一步凝聚醫美安全監管合力。收到檢察建議后,有關職能部門立即開展全面排查整治,查處虛假宣傳、假冒專利、違規使用醫療美容器械或化妝品等案件173件,責令限期改正111家、拆除醫療美容宣傳廣告12家,罰沒金額193萬余元,開展醫療美容安全普法宣傳616次數,引導經營者簽訂承諾書1350多份。 為堅持預防性司法理念,鞏固治理效果,龍巖市檢察院組織召開圓桌會議,推動出臺《關于在醫療美容服務領域加強協作配合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線索移送、聯席會議、定期開展專項活動等工作機制,凝聚多部門監管合力,有效保障消費者醫療美容安全需求。《實施意見》出臺以來,龍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圍繞醫療美容機構“有照無證”、醫療美容藥品及器械使用等重點環節,出動執法人員開展交叉檢查、“雙隨機”檢查213人次,檢查相關美容機構3593家次。 辦案就是辦民生,創新就是創福祉。龍巖市檢察機關借智借力數字檢察,通過“線上數據模型線索分析+線下聯合檢查整治”同步開展的辦案模式,從源頭上整治醫療美容行業亂象。在辦案中注重加強與相關行政部門的履職配合,建立醫療美容監管長效機制,促進醫療美容行業有序規范發展,充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群眾“容顏”安全保駕護航。 (本報記者 邱玉香 通訊員 謝嫣婷 蘇鑫楠)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