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有思維,有情感,不可能離群索居,通過語言和舉止與四面八方接觸,與各色人等交往。倘若志同道合,感情融洽,彼此之間產生信任度,便建立起私交。按理說,諸如同學關系、同事關系、鄰里關系、朋友關系建立私交無可非議。但涉及公務則不能講私交,因為它有礙秉公辦事,有悖清正廉潔。 我國古代的一些有識之士不主張在官場上有私交。如明代名臣吳悌,在任職樂安知縣、宣城知縣和御史期間,清修果介,政聲日隆,因不滿嚴嵩擅政,選擇引疾歸隱長達二十年。嚴嵩敗落,他于隆慶元年升任為刑部侍郎,與吳岳、胡松、毛凱并稱為“南都四君子”。吳悌在《禁止私交以勵風節疏》中說:“竊惟人臣,義無私交,所以杜奔競之門,塞貨賄之源。”這位清介之士把“禁止私交”與“勵風節”聯系起來,這是頗有見地的。辦理公事就得公事公辦,如若搞私交即搞私下交易,那就不可能做到辦事公道。私交的顯著特點就是私下的“雙邊關系”,不想、不愿、不敢將私下交易公之于世。有了私交,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敢說的話,可能會一吐為快;在眾目睽睽之下不敢辦的事,可能會毫無顧忌地實施。因為帶有一定的隱蔽性,有些人就會在“暗送秋波”中或“暗度陳倉”,或“暗售其奸”。尤其是當私交的一方是為官者,因為手中有權,說話算數,于是乎,私下的交往便更具有功利性。如深受詬病的“說情風”乃是某些官與官、官與民私交的產物。大庭廣眾之下難以啟齒的話,在辦公室里可以毫不掩飾地表達,為官一方心領神會,網開一面;莊嚴肅穆的法庭上無法力辯的事實,在杯觥交錯中顛倒了黑白,法的天平傾斜了。細細想來,提干、加薪、調動工作、改輕刑期等等,私交拍板何其多!無怪乎,為官者私交多,常有懷著叵測目的的人“奔競”而入————門庭若市,說客盈門。 禁止私交,以勵風節,除了“杜奔競之門”外,更重要的是后一句話:“塞貨賄之源”。清初有個“天下第一清官”,名叫張伯行??滴跛氖四?,他以政績卓著擢為江蘇巡撫,門生舊故紛紛攜禮上門攀私交。張伯行特意寫了《禁止饋送檄》高懸堂上:“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往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寥寥數語,即鞭撻了那些企圖通過私交行賄者的丑惡行徑,也彰顯其廉潔奉公的高風亮節。作為一個封建官僚,能具有如此見識和自律,實屬難能可貴!反觀我們共產黨隊伍中的“張子善”“劉青山”式人物,在頻繁的私交中,用黨的原則、黨的政策作交換,收受賄賂,以致身敗名裂。有些干部雖說僅僅收受了“一絲一毫”“一厘一毫”,尚夠不上刑事追究的“資格”,但如此的私交敗德與張伯行的清正廉潔相比,豈不汗顏? (沈棲)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