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踐行司法為民宗旨 檢察溫度可感可觸 ————福建檢察機關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紀實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27日訊 美好生活是什么?是幼有所養、老有所依、安居樂業…………這些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樸素向往,在福建檢察人看來,正是檢察機關“檢護民生”的發力重點。 “檢護民生”專項行動是檢察機關深入踐行司法為民,持續強化民生司法保障的重要舉措。自最高檢今年2月部署“檢護民生”專項行動以來,全省檢察機關高度重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三個善于”引領深入推進“檢護民生”專項行動,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溫度”的舉措,正在八閩大地生根發芽。 8月5日,省檢察院檢察長侯建軍在全省檢察長研討班上強調,要踐行司法為民宗旨,深入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精準對接相關民生領域改革部署,進一步做實人民群眾可感受、能體現、得實惠的檢察為民。 守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 “一老一小”是讓全社會內心最柔軟的群體,也是最需要法治守護與關愛的特殊群體,全省檢察機關積極守護這份事關“一朝一夕”群體的美好生活。 老年助餐服務既是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閩清縣檢察院針對敬老院、長者食堂及老年活動中心附近餐飲服務業安全問題,走訪商鋪、機構40余家,就部分場所違規使用燃氣、餐具不衛生等問題,發出檢察建議5份,督促相關部門下發整改通知書13份,消除安全隱患20余處;針對部分藥店違規銷售、超范圍經營養老保健品問題,督促相關部門出動執法41人次、檢查藥店109家次、整改違規情況12處;針對老年人無障礙設施不規范問題,發出檢察建議3份,促成相關職能部門改造不規范設施10余處。 特殊未成年人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關愛這一群體是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 南安市檢察機關在審查一起故意傷害案時發現,某中學的初三學生小天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與其父母平時對他疏于管教、放任自流有很大關系。于是,檢察機關及時制發《督促監護令》,要求小天父母重視孩子的不良行為,加強監管教育,同時配合司法機關、社工組織對小天進行幫教。最終幫助其重返校園,順利參加了中考。 “檢察藍”護航“成長綠”。數據顯示,全省檢察機關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對被害人加強綜合救助;推廣“督促監護令”機制,發出督促監護令1133份;拓展“春蕾安全員”機制,為困境兒童提供全方位保護;加強校園霸凌防治工作,全省1230名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開展防范校園欺凌主題法治宣講554場,覆蓋623所學校、學生175.2萬余人次………… 點點滴滴,樁樁件件,化身未成年人成長之“盾”。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圍繞就業、食藥、社保、醫保、住房、養老、環保等民生熱點,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有效提升檢察為民實績實效,其中10件案件入選最高檢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 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 3月26日,還在治療中的老鄧等來了二審判決。他說,在自己最無助、最困難的時刻,是檢察機關幫他維權,給他力量,讓他感受到法治力量和檢察溫情。 老鄧系四川省敘永縣人,幾年前來廈門市同安區務工。2023年5月,他在施工中墜落,頸椎、胸椎、腰椎等多處骨折,導致半高位截癱,短短一個多月,住院治療花了近30萬元。 對老鄧來說,打官司維權就像攀越一座高山那樣艱難。事發后,四川省瀘州市檢察院將老鄧申請支持起訴的線索移送廈門市檢察機關。當即,兩地檢察院檢察官攜手開展調查取證,走訪醫院、施工現場和相關當事人。目前,終審判決已生效。“等老鄧的傷殘等級作出后,我們還將提供法律幫助。”同安區檢察院檢察官表示。 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也是勞務輸入大省。對于跨區域民事訴訟以及訴訟能力偏弱的當事人面臨的起訴、取證、應訴三大難題,福建省檢察機關著力從機制上破解,減輕當事人訟累、降低維權成本,與11個省級檢察院會簽跨省支持起訴區域協作機制。今年1月至5月,對訴訟能力偏弱的老年人、農民工等依法支持起訴990件,同比上升50.7%,為特殊群體排憂解難,讓維權不再“有心無力”。 省檢察院與省人社廳會簽《關于建立根治欠薪聯動工作機制的意見》、漳州市檢察院創新“安薪計劃”勞動者權益保護機制…………全省檢察機關不斷拓展勞動者權益保護制度,連續八年組織開展“檢察藍”助力根治欠薪專項行動,今年以來已幫助661名農民工追討欠薪1309萬元。 “檢察官履職的一小步是人民群眾獲得公平正義的一大步!”6月25日,在福建視察檢察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動車段動車組機械師董宏濤的感嘆,也是檢察機關能動履職的生動體現。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武夷山國家公園是一座巨大的綠色寶藏。“檢察機關把守護生態環境作為‘檢護民生’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來抓,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武夷山成長、創業發展的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茶業協會會長江元勛,對身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著特殊的感情。 今年2月,設在武夷山市的福建特色檢察展示平臺————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法治教育基地正式啟用,江元勛應邀參觀視察。江元勛告訴記者,在這里既看到了福建檢察機關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態檢察實踐,又見證了武夷山市檢察院當好“看山人”的堅守。 如何將檢察辦案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宏大命題結合起來?全省檢察機關在思考中不斷探索。全省檢察機關不斷深化首創的“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三位一體工作模式,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批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157件273人,提起公訴480件766人。石獅市檢察院建立涉礦犯罪提前介入、檢警會商、損害鑒定一體化辦案機制,以非法采礦罪對32名被告人提起公訴,推動責令退賠違法所得1400余萬元。龍巖市檢察院依法辦理最高檢交辦的連城縣四堡鎮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案,推動職能部門出臺專門工作方案,投入修繕經費642萬元,完成文物保護修繕項目133個。 為民服務無止境,一枝一葉總關情。如今,“檢護民生”專項行動這一民生司法履職正呈現出欣欣向榮態勢,一幅“檢察為民”的畫卷在八閩大地徐徐展開。 (雷閩娟 鄭恬恬 房燕瑜)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