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下“止付鍵”的速度再快一步 ————晉江東石派出所反詐二三事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27日訊 他們奮戰在反詐一線,爭分奪秒與詐騙分子賽跑,只為緊急止付的腳步能再快一步;他們用溫暖的話語耐心勸導陷入騙局的群眾,用專業的知識幫助群眾識破騙局、挽回損失…………他們就是晉江市公安局東石派出所反詐預警勸阻專業隊。 早在2022年6月,東石派出所就抽調3名骨干警力、103名網格員和305名企業行政部門負責人,組建“反詐預警勸阻專業隊”,構建企業行政部門負責人馬上到、網格員就近到、處置民警及時到的協同作戰體系,讓反詐預警勸阻速度更快、更精準。兩年來,共勸阻成功230多起,避免群眾損失1000多萬元。 “你那邊錢夠嗎?先幫我墊一下…………” “你那邊錢夠嗎?先幫我墊一下…………” 如果收到QQ或微信好友請你幫忙轉一筆錢應急,你轉還是不轉? 日前,東石派出所就成功勸阻了一起冒充熟人類詐騙警情,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2萬余元。 當日23時許,東石鎮林女士在社交軟件上收到“好友”(昵稱、頭像等均與林女士的好友一樣)發來的信息,對方聲稱其從事海外代購已在某購物網站成功搶購了一款名牌包,但由于換了新的手機號碼,原先綁定的銀行卡無法轉賬。如果不在截止時間內付完尾款,訂單就失效,將虧損定金4000元,想請林女士幫忙代付。 為取得林女士的信任,對方還向林女士要了銀行卡號,稱已先將尾款24899元轉給林女士。隨后很快發給林女士一張匯款截圖,但林女士實際卻未收到轉賬。 在“好友”的不斷催促下,林女士沒有多想,在聯系網站客服后便往指定賬戶匯款。幸運的是,由于銀行卡限額,多次轉賬均未成功,雙方約定第二天再試。 次日早上,東石派出所接到預警,轄區群眾林女士正向涉詐賬戶進行轉賬操作。民警立即撥打了林女士電話與其取得聯系,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林女士這才恍然大悟。 民警現場對林女士進行防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指導其下載注冊了“國家反詐騙中心”APP。 假退費真詐騙,民警及時勸阻止損2萬元! “騙子實在太可惡了,多虧了你們,我這卡里還有2萬元呢,要是被騙了,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日前,想到差點被騙,家住東石鎮的鄭先生連連向勸阻的民警表示感謝。 8月6日16時許,東石派出所接到預警,轄區鄭先生疑似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民警緊急聯系鄭先生,并趕往鄭先生所在地。 “我差點就相信了…………”鄭先生告訴民警,他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稱其之前注冊的一個平臺涉及詐騙,預退還鄭先生800元會員費。鄭先生信以為真添加了對方提供的客服QQ號,被拉進群里,點擊鏈接下載了APP。就在鄭先生操作APP期間,接到了民警告知其疑似被詐騙的電話。 “正規的退款退貨,款項會由支付渠道原路退回,不需要買家提供銀行卡號,不會索取驗證碼,更不會以驗證為幌子誘導其下載各種網貸軟件。陌生來電主動提出退款退貨,往往都是騙子的陷阱…………”經過民警的一番講解,鄭先生這才幡然醒悟,“還好民警提醒,不然我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地會被騙走多少錢!” 成功勸阻后,在民警的幫助下,鄭先生下載了“國家反詐中心”APP,并開啟了“來電預警”及“短信預警”等功能。“不要相信陌生來電的‘客服’,更不要點擊不明來源的鏈接,如果被騙,立即撥打110及時止損。”民警再次提醒道。 主動說賠錢?小心,這個“客服”有詐! “您的快遞在運輸途中丟失”“承諾多倍賠付”如果你接到類似電話,請一定要當心。東石鎮居民嚴女士就差點掉入這類騙局中,所幸東石派出所反詐預警勸阻專業隊及時出現,按下了“止付鍵”。 8月18日,該所接到預警稱,轄區群眾嚴女士疑似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民警立刻撥打了嚴女士的電話,但電話一直處于通話之中。晚一分鐘,就多一分鐘被騙的可能,民警立即上門尋找嚴女士。 “我們是警察!不要轉賬!你正在遭遇電信詐騙!”現場,經過民警一番勸說,嚴女士才知道遇到騙子,嚇出一身冷汗,慶幸自己還沒匯款。 原來,嚴女士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客服電話,稱其在網上購買的快遞丟失,準備賠償嚴女士。見對方報出的購買商品名稱、姓名、電話等個人信息非常準確,嚴女士便信以為真,按照對方的指示,一步步進行“理賠”操作。 幸虧民警及時出現,打斷了騙子的“節奏”,嚴女士銀行卡內6萬元保住了。 (本報記者 葉華南)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