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正先鋒” 雙促雙升 ————順昌法院創新黨建品牌賦能司法品質提升 黨建領航,方能行穩致遠。 近年來,為了讓“提質增效”這條主線更加鮮明,順昌法院結合南平中院黨組提出的“四強”工作計劃,以黨建為突破口,創新“法正先鋒”(黨員干警以法為綱,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提正能,處處爭先鋒、人人當先鋒)黨建品牌,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賦能黨建與業務“雙促進”,隊伍與服務“雙提升”。 存正心 做對黨忠誠的先鋒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基層法官,怎么做好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穿過順昌法院法治文化教育展廳,來到充滿“紅色”元素的黨建活動室,民庭庭長陳志軍正在分享他精心準備的“微黨課”。 近年來,順昌法院針對中層干部專門開設了“庭長微課堂”,鼓勵各部門負責人把所學所思轉化為所言所行。“以前都是聽領導講、聽專家講,真正到自己講的時候,才發現什么叫學習浮在面上。”第一次開講的王小梅庭長坦言,為了上好“微課堂”,她利用業余時間給自己“補課”和“備課”,這既是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加壓的過程,更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 “微課堂不限主題、不限時長,關鍵是要讓大家聯系自己的崗位,把學習的思考、體會和做法講出來,這樣工作才能有方向。”順昌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黨總支書記蔡仁寶介紹,2021年3月首期微課堂開講以來已舉辦了40余場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此,該院把這一做法擴大到青年干警身上,開設了“青年成長課堂”,內容涵蓋思想文化心得分享、工作經驗交流、紅色歌舞文藝表演等。 如今,“兩個課堂”已經成為順昌法院的精品,在做好黨性教育“大文章”、濃厚學習氛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23年至今,順昌法院14個集體、54人次受到各級各類表彰,其中,黨員同志占比83.7%。這組數據,也印證了順昌法院黨員干警逐步實現黨性覺悟、工作業績、自律意識、表率作用、綜合評價“五個向好”目標。 守正道 做正風肅紀的先鋒 “這些禮品我們堅決不能收!”執行局書記員小蔡向當事人表態,“各個階段的執行程序都由法律明文規定,我們會依法辦理,請你放心!”經釋法說理,當事人放棄了請托的念頭,而小蔡也旋即在“三個規定”記錄報告平臺上如實記錄此事。 為讓全體干警做到不遮掩捂蓋,在“三個規定”記錄報告平臺上如實填報,順昌法院著實下了一番大功夫,才形成了如今“逢問必錄”的良好態勢。 “首先是要強化宣傳引導,通過發布提醒短信、宣傳文章等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其次是堅持領導帶頭,特別是班子成員帶頭填報違反‘三個規定’和重大事項報告表,為干警發揮示范作用。”督察室主任曹雪芬談到督察工作時這樣分享。 如其所言,強化“三個規定”平臺的填報是預防司法腐敗的一道“防火墻”,對于端正干警司法公正、司法廉潔的內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僅僅抓好這一項工作是遠遠不夠的。 為夯實黨的紀律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規范權力運行,順昌法院結合黨紀學習教育,創新推出“黨員說紀”系列微信,6名黨員同志分別圍繞《條例》的六大紀律,以微視頻形式對反面事例進行解讀、評析。目前,該系列已更新完畢,閱讀量1.6萬人次。 此外,順昌法院始終把正風正紀作為價值追求,探索“黨建+”機制,持續賦能“清廉法院”建設。通過這些舉措的有效開展,鐵規禁令早已轉化為干警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廉潔司法的從政生態在順昌法院蔚然成風。 養正氣 做為民司法的先鋒 走進順昌法院大干法庭,一面寫有“紅旗集體”的流動紅旗十分醒目。據介紹,該庭室創新“智聯四治”工作機制以來,團結奮進、迎難而上,妥善解決欠薪問題、工傷糾紛等涉民生案件近40件,得到群眾廣泛認可。 近年來,順昌法院堅持黨建引領,教育引導法官恪守職業道德、踐行初心使命,法官們也不負期待,在各自崗位上贏得了人民群眾以錦旗相送的“雙向奔赴”,使公心、公平、公正、公義得以充分彰顯。 為將工作中的典型故事、溫暖瞬間及時轉化為可學習可借鑒的經驗成效,助力青年干警成長,順昌法院又創新開展“順法故事會”活動,來自各部門的13名宣講員逐一宣講了作風正派、業務過硬的“身邊人”,在場嘉賓、觀眾無不感動于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正身立行、公正司法的事跡。 首期“順法故事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形成用“身邊人”的好故事教育引導“身邊人”愿為、敢為、能為、善為的工作氛圍添了磚、加了瓦,也為黨務干部做好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們以黨建引領,圍繞‘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建立了一系列工作機制,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活動,歸根結底,就是要讓黨員以‘爭優爭先爭效’姿態‘敢為敢闖敢干’熱情投身于司法事業,促審判提質增效。”順昌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甘代興坦言。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陳凱齡)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