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間傷人,未滿16歲少年人生路在何方? ——一場誤會引發的罪與悔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28日訊 “我不認識他,他還斷我一只手,我憑什么原諒他?”今年4月,一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庭審現場,受害者石某眼神憤恨地盯著未滿16周歲的被告人羅某。“真的很對不起,他知道錯了,求你原諒他。”臺下是養母聲淚俱下的哭喊,而羅某卻毫無表情地望著這一切…… 2023年5月,是19歲的石某這輩子永遠的痛。石某是一名網絡主播,與同學葉某在咖啡店直播時,被身著黑色上衣的羅某拿刀砍傷,盡管手已接上,但很難恢復正常的生活。警方隨后將行兇者羅某抓獲。最終,羅某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送至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簡稱“省未管所”)服刑。 民警與羅某談心談話 坎坷成長 他把自己變成“小惡霸” “你為什么要砍他們?”“我大哥(林某)說葉某在直播中詆毀我們地區,讓我去砍他,我就去了,沒想到砍錯人了。”網絡直播中的口角之爭,讓林某動怒,于是他教唆未滿16周歲的羅某動手砍人,就這樣,年少的羅某將自己送進監獄,林某也被判服刑7年。而最無辜的石某卻承受了不應該的痛,生活不便、最愛的籃球再也沒有機會打了,不明真相的網友總在他直播時造謠嘲諷,恨和痛逐漸在他心中滋長…… 羅某是抱養來的孩子,家里有兩個姐姐,從小他就了解自己的身世。養父去世得早,養母疲于生計忽視了對他的教養。由于家境貧困、性格內向,他常常被同學霸凌……為了不被欺負,他開始混跡網吧,結交社會上的“大哥”,有了“大哥”保護的他,開始報復原來欺負過他的同學,并在他們的一聲聲求饒中獲得快感。久而久之,他成為遠近聞名的“小惡霸”。 敬畏生命 希望可以求得諒解 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燈紅酒綠的日子、大肆揮霍的快錢,他們在所謂“大哥”的帶領下逐漸步入黑暗。在服刑的日子里,羅某“驚喜”地發現,那些曾經和他在社會上使壞的小伙伴陸續被關了進來。 經過入監教育后,羅某開始對法律、對生命有了一定的敬畏。為了讓羅某更能理解石某的痛苦,民警建議其右手綁上生活一段時間。在這段日子里,羅某過得并不順利,他這才意識到“石某現在是如此痛苦”。在親情電話中,民警發現羅某與養母關系親近,于是又利用親情鼓勵其好好改造。漸漸地,羅某在民警的教育引導下,改造積極性變高,各方面開始向好的方面發展。 “警官,我知道自己給石某帶來了傷害,賠償、道歉,我都可以做,希望可以得到他的諒解……”一次談話中,羅某道出了悔意,民警著手聯系石某,幫助修復這破碎的傷痕。 冰釋前嫌 心中怨恨稍稍放下 前期,民警通過各種方式都聯系不上石某,接通電話后很快被掛斷了。“他有直播的習慣,我們還是通過社交平臺私信留言才聯系上他。”民警的“到訪”讓石某一開始反應很大:“他砍錯人、斷我手,還想讓我原諒他,真是可笑。” “羅某年紀小,容易被壞人哄騙,現在也接受了懲罰、意識到錯誤。何不給他個機會?”在民警聲聲教導下,石某有些動容,但一想到網絡上子虛烏有的謾罵時,他還是崩潰了:“你們是不知道網上罵我多難聽,為什么是我要來承受網絡上的惡意?” 心中有善,依法治惡,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民警認真疏導石某的情緒,幫助他解決網絡上的惡意行為,并教導他在網絡世界謹言慎行。在與民警一來一回談話間,石某對民警逐漸放下心理防線:“我接受他的賠償,但現在原諒他,還是做不到。”愿意接受賠償是和解的第一步,得知消息后,羅某認真寫下認罪悔罪道歉書,句句真誠。 “等我出去后,打工償還。”羅某表示,他將在監獄里認真懺悔,努力習藝,爭取早日出去陪伴養母、補償石某。看到道歉書的石某,心中的怨恨稍稍放下了些…… 采訪手記: 羅某的案件起因看似一場誤會,但本質上是法律意識淡漠,在言論和行動上缺少法律底線和社會責任感。因此,提醒廣大網友,網絡世界紛繁復雜,發表言論時要注意言辭,切勿沖動做出極端行為。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青少年自身管理與學校、家長的教育均必不可少。希望家長、學校、社會能夠共同整治校園欺凌,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增強孩子法律意識,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潘雯君 謝偉英 葉淑婧)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