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飯點,位于海南省萬寧市興隆華僑旅游經濟區的伊薩娜印尼餐廳內,前來就餐的游客絡繹不絕。 走進餐廳,濃濃的印尼風情撲面而來,精美的木雕,印尼傳統歌曲……展現出了餐廳主人的用心和浪漫。 這間餐廳的主人,是85歲的杜添江和妻子梁惠貞。他們是一對印尼歸僑夫婦。 杜添江說:“希望用美食文化架設起中國和印尼之間友誼的橋梁。” 用食物拉近中印尼距離 “伊薩娜在印尼語中是‘宮殿’的意思。”一見到記者,杜添江便迫不及待地介紹了起來。 提起這間餐廳,他的眼神明亮如星,讓人感受到了他對這間餐廳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我們夫妻倆出生在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省瑪瑯市。20世紀60年代,我們陸續從印尼回到了中國。1962年4月,廣東省僑委選派我到海南興隆華僑農業學校學習,從此我就開始了與興隆的不解之緣。”杜添江說,自己從上農校學習,到成為農場學校的老師和校長,再到擔任興隆華僑農場工會主席、農場副場長,直到退休,都沒有離開興隆華僑農場。 85歲的杜添江和他的妻子梁惠貞。杜添江供圖 “當年我們舉家返國,但其實還有很多親戚和朋友留在印尼。”杜添江說,這間餐廳,承載著自己對遠在印尼親朋好友的思念。 如今,伊薩娜印尼餐廳成為來到萬寧興隆華僑旅游經濟區的國內外游客體驗印尼美食文化的一個窗口。 今年2月,餐廳還獲得了印度尼西亞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頒發的“傳承印尼美食風味餐廳”證書,證書上寫著:“希望已經成立了10多年的伊薩娜印尼餐廳能在美食界成為印度尼西亞美食的推廣大使,在海南興隆推廣印度尼西亞文化和美食,不斷發展壯大,并取得成功。” 為中印尼民間交流作出努力 “有很多的華僑落戶在興隆,形成了興隆地區獨特而豐富的歸僑文化。”杜添江說,自己覺得應該要以實際行動,讓中國和印尼民間有更多的文化交流,因此,他籌建了“海南興隆印尼僑友會”。 “組建的時候,我就想,我們要有一支獨屬于我們的歌舞隊,于是我們就四處挖掘人才,聘請舞蹈老師教授東南亞歌舞。后來我們的藝術團順利出訪印尼,并與印尼僑界等進行文化藝術交流,受到了當地僑界的熱烈歡迎。”提起此事,杜添江自豪地說。 杜添江指著墻上的相片介紹當時拍攝的場景。杜添江供圖 除此之外,杜添江還先后舉辦了多期印尼語培訓班,不僅為農場和興隆的旅游業輸送印尼語人才,也方便了印尼歸僑與海外親人的交流聯系,還推動洛陽外國語學院和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組織印尼語專業學生在興隆實習。 在杜添江的熱心幫助下,一些歸僑聯誼會到訪興隆“巴厘村”,舉辦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搭建友誼的橋梁。 杜添江退休那年,中國僑聯給他頒發了“為僑服務30年榮譽證書”。他說:“我希望中國和印尼的關系越來越好,而我們的后輩也將為之努力。” (本報記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