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絲古韻綿延千年 司法護航煥發生機 石獅法院擦亮世遺“名片”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9月2日訊 見證著千百年來海絲傳承的“海絲三寶”,飛針走線間盡顯非遺之美的金蒼繡技藝…………石獅,一座“寶藏”城市,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文物資源,折射出千年歷史的傳承積淀和優秀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 近年來,石獅法院積極融入“絲路貿易”創新示范區、“絲路海運”核心中轉區、“絲路文旅”融合發展區的石獅“海絲”新格局,不斷加強文物資源和文化遺產司法保護,以司法力量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助力石獅世遺、海絲、濱海之城建設。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石獅法院立足本市優質文化遺產資源稟賦,以“知產+文化遺產”保護模式,守護城市文化淵源和歷史底蘊根脈。 該院與石獅市文體旅游局、博物館合作共建,依托文化遺產法官工作室,指定法官擔任文化遺產保護聯絡員,實地巡訪六勝塔、林鑾渡等文化遺跡保護情況。同時,將古塔周邊山林維護、景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巡查范圍,構筑文物保護與綠色生態聯動、經濟發展與文化涵養并舉的“保護圈”。整合知識產權、生態環境審理資源,針對石獅海絲史跡遺產點較多的情況,發揮審判職能,嚴厲打擊涉海絲史跡生態破壞案件,共同打造海絲生態保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石獅法院積極開展“知產+文旅”專項保護行動,與石獅市文體旅游局簽訂構建石獅文化遺產司法保護網戰略合作協議,深入挖掘遺產資源的價值引領力和文化向心力,統籌好古跡保護、旅游觀光和文創產品研發產業鏈的發展。積極延伸司法服務,規劃在海岸沿線景區對接調解員,引入多方調解力量參與涉海濱旅游糾紛化解,妥善審理化解涉旅游景區人身損害、消費者權益、勞動爭議糾紛,以司法審判規范各類經營行為,助力海洋經濟振興、旅游項目質量提升。 “在日常生產經營中,處處涉及知識產權保護,比如服裝設計的款式、商標等,要注意侵權風險防范,以免陷入訴訟糾紛。”今年4月,該院知識產權審判團隊進駐第二十六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開展普法活動,向現場參展的200多家單位主動推送《展會知識產權風險提醒函》,并在商標注冊、風險防控、糾紛應對等方面提供指引。 這是石獅法院以優質司法服務護航石獅成名的傳統“家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如何讓文化遺產既“留”得住,更“活”起來?石獅法院將知識產權普法維權“直通車”開進“宋元海絲宴”推介儀式、泉州珠繡傳習中心等場地,為“舌尖上”“指尖上”的文化傳承送上知產保護“大禮包”,向相關主體提供維權、運營等方面指導,以創新模式推動傳統文化重煥活力。 除了紡織服裝產業,石獅的海洋漁業同樣蓬勃發展。近年來,“古浮紫菜”“蚶江紅膏鱘”等眾多海鮮特產成為深入人心的地理標志,蘊含著鄉味、鄉思、鄉情。 石獅法院緊盯地理標志保護的司法需求,開展地理標志保護情況調研,細化裁量標準,區分針對地理標志商標進行合法維權與不當擴大地理標志商標權范圍排除合理使用的情形,平衡公共資源保護和商標注冊權利。踐行最嚴格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念,發揮示范裁判作用堅決打擊涉地理標志侵權“傍名牌”“搭便車”“蹭流量”行為,加強地理標志產品和特色海產品品牌全鏈條司法保護。 如今,在司法的守護下,世遺“名片”在石獅越來越靚。 (本報記者 林揚陽 通訊員 鄭涵)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