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駐村更助村 真心促振興 ————三明市委政法委四級主任科員涂劍宏駐村幫扶工作紀實 幢幢白墻紅瓦,片片綠植稻浪,俯瞰沙縣區高橋鎮杉口村,一幅和美鄉村新畫卷映入眼簾。村美、人和、共富的背后,是駐村第一書記留下的足跡。 近日,杉口村居民委員會將一面印有“駐村為民辦實事 情系群眾解民憂”字樣的錦旗送至三明市委政法委處,對三明市委政法委四級主任科員涂劍宏于2021年7月擔任杉口村書記以來,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抓手,團結帶領村“兩委”干部,推進杉口村全面發展,走出一條鄉村善治之路表達真摯感謝。 黨建引領 筑牢戰斗堡壘 作為從小生活在農村,成年加入部隊,轉業后進入政法委的大山孩子,涂劍宏深知機關干部具備基層經驗的重要性。因此,當第六批三明市派駐村干部的通知發布后,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跑斷腿、磨破嘴,下到基層把答卷寫在人民心坎上,是人民和組織考驗我的最佳方式之一。”涂劍宏如是說。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鄉村要振興,關鍵靠人才。初到杉口村,抱有滿腔熱情的涂劍宏恰逢村級組織換屆選舉。針對村“兩委”干部老化、后備力量不足的問題,涂劍宏落實“一肩挑”,將熟悉村民和采集民情兩項工作齊頭并進:一方面,向村鎮干部、村民代表求教,每天早八晚六,從村口到村尾,總能看到他的身影;另一方面,挨家挨戶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剔除“病秧子”,挑出“好苗子”,讓一批有能力、有擔當的人脫穎而出。 最終,2名90后大學生、1名80后退役軍人加入新一屆村“兩委”班子,3名優秀農村青年也被納入村后備干部培養,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順利完成。 新班子磨合得怎么樣?選舉時的承諾落實得怎么樣?村“兩委”班子學歷、年齡結構得到優化后,涂劍宏緊抓組織建設和任務錘煉,推進黨員學習教育制度化、黨務村務公開化,規范村級組織運行機制,切實提高村級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 遇上防火、防汛等急難險重任務,涂劍宏帶領村“兩委”干部沖在一線,掌握情況、解決問題,確保上級決策部署落地落實。經過3年努力,杉口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顯著增強,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2023年11月,杉口村獲評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真抓實干 形成發展動力 走進杉口村瓜果蔬菜種植基地,恰逢瓜蔞收獲期,只見成熟金色的瓜蔞飽滿欲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瓜蔞渾身都是寶,籽為蔞仁,是優質的中藥材,其蔞皮脫水后,一年四季都能保存,無論是藥用價值還是商用價值都極高。涂書記來之后,把我們這個小產業發展壯大了。” 鄉村振興,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是關鍵。新老班子平穩交接后,涂劍宏第一時間測量村集體集中流轉土地的大小,并投入70萬元將120畝的村集體集中流轉土地建設成瓜果蔬菜種植基地,將從前的“自給自足”拓展延伸為產業鏈。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村民就近就業23戶34人,促進村民增收18萬余元,實現村財每年增收6萬元。 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由“輸血式”幫扶向“自我造血”的持續轉變只是其中一條寬闊大道,要實現“條條大路通振興”,抓住鄉村振興試點村的有利時機,做好“山、水、田”一體化文章同樣不可或缺。 沙縣區是“林改”試點,涂劍宏發揮林業資源稟賦優勢,把鄉村振興與“林改”緊密結合,對接上級有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和政策的支持,依托“四共一體”模式,投入15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與沙縣國有林場合作造林750畝。此外,投入30萬元用于修復樟鐵電站配套設施,提高電站發電量。2023年,村集體收入為54.3萬元,依托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發展,增加的村集體固定村財收入為每年22.3萬元。 改善民生 提升治理效能 “羅邦村道路上的電路老化,電線垂在路中間,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能幫忙抬高嗎?” “林墩自然村自來水設施遭到損毀,可以找人來修嗎?” “感謝涂書記幫忙申請的助學金,如今孩子已經上大學了!” ………… 除此之外,積分制、評星制、評理說事等新詞也頻繁出現在村民口中,新建的說理亭成為村民各抒己見的場所。“我們把不同群體村民代表提出的產業發展、農、林、水、交通、遺址修繕等民生問題列入‘為民辦實事’中,一起想辦法、共同解難題,讓鄉村治理從村里事變成家里事。”涂劍宏介紹。 在涂劍宏的爭取協調下,一項項“民生清單”逐漸變成“幸福賬單”:林墩二戰蘇區駐地及閩西北游擊縱隊司令指揮場所和林墩自然村自來水設施得到修繕,既保護了紅色革命遺址,也解決林墩自然村620余名農戶飲水不足問題;解決羅邦自然村變壓器位置低、線路老化問題,600余名村民用電安全得到保障;修復損毀水渠、更換老舊路燈、改造提升基礎設施,解決農戶200多畝農田灌溉問題。 3年來,涂劍宏累計爭取資金1100余萬元,完成25個惠民項目,完善基礎設施短板弱項16個。 不僅如此,涂劍宏還將“支部牽頭、黨員帶頭、群眾參與”作為基層之治的重要方式,探索“評星+積分”鄉村治理模式,將積分制融入村規民約,加強“上墻入戶”宣傳解讀,引導群眾成為鄉村治理的“主角”,并結合志愿服務活動,制定實施細則和“十星級文明戶”創評標準,評選星級文明戶20戶、黨員示范戶30名、最美庭院11戶,推動形成“積分激發動力、群眾主動參與、共建美好家園”濃厚氛圍,以“小積分”撬動社會“大治理”。 駐村更助村,真心促振興。當談及最大感受和未來展望,涂劍宏語氣鏗鏘:“3年的駐村生涯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歷和記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得到群眾的認可是我的榮幸,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腳踏實地,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本報見習記者 彭冬晴)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