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我經過超市或水果店,看到那新鮮誘人、包裝精美的水果,都會想起小時候那些曾經吃過的野果。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從小生活和成長在閩南農村,每年一到放寒暑假,都要幫忙去做放牛、撿柴火或割兔草等農活,此時,就可以跟著大孩子們滿山遍野去尋找野果吃。而今,雖然那么多年過去了,但是孩童期間采摘野果的場景,仍時不時地在我的腦海中回放,恍如昨日一般。 那時,山林野谷里遍地的野果,是我童年時期的主要水果來源,也是兒時的一大趣事。在那綿延不斷的山嶺和山谷中,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嚴寒酷暑,野果基本遵循著季節規律,次第開花結果,牽動著每個孩子的心。借著上山放牛、撿柴火或割兔草的時機,孩子們有更充足的時間,去觀察野果開花、結果的過程,從而更加準確掌握采摘的最佳節點。 每到野果成熟的季節,我都會跟著大孩子們用長繩子把牛系在小木樁上讓其自由覓食,或將撿好的柴火、割好的兔草扎成捆藏在叢林角落中,然后結伴到山林或山谷里,到處去尋覓野果。那時候,哪種野果好吃、哪里的野果多,大孩子們都能耳熟能詳,帶領我們去逐一尋找、分辨甄別。 每到一處野果豐盛的地方,我們都會盡情采摘、彼此分享,在山嶺上或山谷里,到處都有嬉戲的笑聲和互相呼喚的回應聲。那時候的野果品種繁多,是大自然對孩子們的最好饋贈,也為童年時光平添了幾分樂趣。那些野果有酸的、有甜的、也有咸的,但是印象最深是桃金娘、覆盆子、地稔、茅瓜等野果。這些野果都比較受孩子們喜歡,它們基本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成長初期皮肉青、味澀,成熟后皮肉變成深紅、紫黑,味道更加芬芳、香甜。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幾十年過去了,雖然如今的物質和娛樂生活更加豐富了,但是越來越多人追求返璞歸真的生活,采摘野果也漸漸流行起來。每到野果成熟季節,我都會趁著周末回到鄉下,到那些曾經熟悉的山嶺、山谷里,去尋找兒時采摘過的野果。雖然這些野果的味道已比不上現在市面上水果的口感,但讓我想念更多的卻是體驗采摘品嘗的過程,重溫兒時艱苦歲月,以及回憶那無憂無慮的苦中作樂時光………… (邱榮輝 作者單位:永春縣公安局)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