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執行法官》,以真實而深刻的筆觸,展現了司法執行工作的艱辛與溫情。現實中的連城縣人民法院執行法官也和劇中人物一樣,用專業的素養和溫情關懷,化解了一起房屋拆遷補償糾紛,修復了家族成員之間的親情。 這起紛爭源于一筆拆遷款。林某華與大伯兒子林某標、二嬸黃某英,因老宅征收所得的78.3萬元補償款分配不均產生分歧,進而矛盾不斷激化。后經法院審理判決,林某標、黃某英應支付給林某華房屋征收補償款4.8萬余元,其中林某標承擔51.28%,黃某英承擔48.72%。因林某標、黃某英未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今年7月,林某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一邊是家里的長輩,一邊是外出打工多年沒有回家的小輩,如果能借此調解修復親情,再好不過了。”接手該案的執行法官考慮到雙方是親屬關系,遂決定采用調解的形式化解糾紛、修復親情。調解前,執行法官調查了被執行人林某標、黃某英名下財產,發現除了銀行小額存款外,并無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 無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如何才能讓劍拔弩張的當事人坐下來協商?執行法官嘗試以連城人最重視的祭祖為切入口,融情于理,組織雙方當事人面對面溝通。 “連城人最重感情,大家過年過節都要回來掃墓,都是一家人沒必要因為一點錢鬧得不愉快。”在聽了法官的勸說后,雙方打破沉默,開始說起自己的訴求。二嬸黃某英表示:“并不是不想履行,因為這幾年家里比較困難,用錢的地方多,我們家會想辦法盡快籌錢,希望能給我們一些時間。” 聽罷,法官趁熱打鐵,結合雙方訴求從法律、倫理、親情等方面進行調解。經調解,兩輩人都意識到這份親情的紐帶遠比眼前的利益糾葛來得更為珍貴。林某華主動提出在補償款分配上作出讓步,林某標、黃某英也承諾立即籌錢履行義務,林氏三家人的矛盾得以化解。目前,雙方已按新達成的合意將補償款履行完畢。 (本報記者 邱玉香 通訊員 傅金輝 李秋緣)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