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 武夷山監獄的高墻內,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既是執法者,又是傳道授業的“教師”。他們以獨特的方式,將法律的威嚴與教育的溫暖相結合,引導著那些迷失的靈魂找到回家的路。在這個特殊的“學校”里,他們用智慧和耐心,書寫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一: 重塑信心的橋梁 武夷山監獄醫院四級高級警長吳聲茂,是警營中的一名資深醫生,曾經擔任監獄醫院的支部書記、院長,同時他還是一名誨人不倦的老師和長者。在監獄醫院工作中,他總是兢兢業業完成自己分內工作,還不厭其煩地指導年輕醫生民警。 小董剛進監獄醫院工作時,對警察工作充滿熱情,但面對復雜的監獄醫院和罪犯打交道,他時常感到迷茫和無力。在吳聲茂的帶領下,日復一日,小董在處理一起又一起的罪犯違規過程中,明白許多道理,在監獄醫院,不僅要用好醫務知識,還要有很強的罪犯教育改造知識。吳聲茂耐心地教導小董在醫院的教育改造罪犯過程中,如何在緊張的情況下保持冷靜,如何運用醫務知識和法律知識綜合解決罪犯教育改造中的許多問題。 在吳聲茂的指導下,小董逐漸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監獄人民警察。他不僅學會了用醫學知識去幫助罪犯解決身體上的疑難雜癥,還學會了如何在法律的框架內,用智慧和勇氣去維護正義。老民警吳聲茂的教誨,就像一座橋梁,幫助許多向小董一樣的年輕民警重塑了信心,也讓他明白了作為一名監獄人民警察的責任和使命。 故事二: 點亮希望的燈塔 在監獄中,有一群特殊的“園丁”————他們是監獄人民警察,也是一名特殊的心理咨詢師。武夷山監獄七監區三級警長二級心理咨詢師楊旗,就是其中的一員。一批又一批新入監的罪犯,在他的教育改造下,以更加健康的心態下隊改造。 陳某是一名年輕罪犯,因為一時沖動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入監后,楊旗沒有簡單地對陳某進行訓誡談話,而是嘗試了解他背后的故事。他發現陳某其實是一個有一定才華的年輕人,在社會上,因為缺乏正確的引導而誤入歧途。楊旗決定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去點亮陳某心中的希望。 楊旗耐心地教陳某學習法律知識,幫助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鼓勵他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在楊旗的耐心教導下,陳某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行為,開始積極地參與到監獄的教育改造活動中去,甚至成為其他罪犯學習的榜樣。 故事三: 傳承不滅的火炬 在警營中,有一種傳承叫作“師帶徒”。武夷山監獄七監區一級警長洪仁剛是警營中的一名老兵,他有過從軍和從警的雙重經歷,他的經驗和智慧是警營寶貴的財富。他總是孜孜不倦地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年輕的民警。 小范是一個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年輕民警,他渴望成為一名優秀的警察。洪仁剛看到了小范的潛力,總是瞄準機會,不時地將自己的經驗和技巧傳授給他。他們一起出工,一起巡邏,洪仁剛總是耐心地教導小范如何觀察了解罪犯,如何分析解決問題,如何開展個別談話。 在洪仁剛的指導下,監區內的許多新民警迅速成長,他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監獄人民警察,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名有責任感和正義感的人。老民警洪仁剛的教誨,就像一支火炬,照亮了一撥又一撥新民警前進的道路,也傳承了警營的精神。 這些故事只是警營“師帶徒”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在這片特殊的“學校”里,每一位民警都是一位教師,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智慧,教育和引導著身邊的人。他們沒有桃李滿天下,但他們點亮了一顆顆迷失的心,這是他們最大的驕傲和快樂。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陳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