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起先行 檢護“明天” ————大田縣檢察院全面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9月27日訊 關心、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2023年以來,大田縣檢察院深化“四大檢察”融合履職,在推進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更優、更好、更細的實踐中集多元之力,用心用情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檢察官您好,今天我在派出所開無犯罪記錄證明,但他們給我開出了有犯罪的情況。我記得我的犯罪記錄是被封存的,現在準備就業,我該怎么辦呢?” 打來電話的是正在做入職準備的小偉(化名)。17歲那年,他因出售銀行卡,實施了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行為,鑒于小偉坦白并退出贓款,大田縣檢察院對其作附條件不起訴處理。在接下來6個月的考驗期里,該院聯合大田縣某社工服務中心對其開展幫教工作。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小偉改過自新并在大學畢業后考到心儀的單位,卻被一紙證明攔住腳步。 了解情況后,大田縣檢察院第一時間核實情況,多次與相關部門溝通,終于幫助小偉順利拿到無犯罪記錄證明。同時,為更好地維護罪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減少標簽效應對未成年人重返社會時在就業、就學等方面的負面影響,該院及時開展此類情況的倒查,通過檢察建議,要求將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落實情況納入工作重點,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檔案庫,確保“應封盡封”。 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給罪錯未成年人一個“無標簽”回歸社會的機會,用司法的溫度,讓他們在還未展開的人生畫卷里輕裝上陣、重新起航。“春雷安全員”制度,直接開通聯系檢察機關未檢部門的綠色通道,在困境兒童與春蕾安全員之間、春蕾安全員與相關職能部門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2023年4月,大田縣檢察院在辦案中發現,轄區內的醫生對強制報告的相關義務和責任缺乏認識,導致未成年人被侵害的情況未能被及時發現。針對履行強制報告制度不到位的問題,該院制發檢察建議,要求落實責任,并在衛健系統建立“春蕾安全員”制度。 截至目前,該院收到衛健系統“春雷安全員”報告2起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經調查核實,對其中一起立案監督,并依法對犯罪嫌疑人批準逮捕。 近年來,大田縣檢察院不止步于“就案辦案”,依托未成年人檢察綜合履職模式,壓實未成年人保護主體責任,就未成年人“事實輟學、無證駕駛”“相關單位履行強制報告不到位、日租房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向相關部門共發出檢察建議8份,多部門聯動發出保護未成年人的最強合音。 值得一提的是,該院還積極落實《福建省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權益保護,共救助困境未成年人5人,發放國家司法救助金5萬元,并在幫助未成年人復學、就業上持續發力。 未成年人保護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今年4月,大田縣檢察院干警走進該縣第五中學開展“預防校園欺凌”專題宣講。其間,干警通過校園直播系統,以案說法、以事釋理,深入淺出地為全體師生講解了校園欺凌表現形式、危害后果及發現、預防校園欺凌的途徑和方法,引導學生正確應對校園欺凌,不做校園欺凌的受害者、冷眼旁觀者,更不做施暴者。 針對涉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呈上升態勢的嚴峻形勢,大田縣檢察院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在懲防并舉上下更大功夫,以法治為劍,以綜合履職為鞘,強化溯源治理,竭力斬斷伸向未成年人的犯罪之手。 同時,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治理工作,對涉罪未成年人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對犯罪情節較輕的,依法附條件不起訴25人;對犯罪情節嚴重的,依法起訴58人。建立“檢察+教育”的法治宣講模式,依托法治副校長工作機制和“麒麟未士”未成年人工作團隊,深入各中小學校園開展以“預防侵害”“防范校園欺凌”“警惕網絡犯罪”等主題的法治宣講25場,覆蓋師生2萬余名。 下一步,大田縣檢察院將繼續高質效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全方位參與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安全有序的環境。 (本報記者 彭冬晴 通訊員 高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