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9月29日訊 近日,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洪山派出所收到一條預警信息,家住鳳凰北新村的王先生夫婦可能遭遇了境外電信網絡詐騙。 收到預警后,派出所民警林濤及社區網格員林曉鋒第一時間趕往王先生家中進行勸阻。經民警和網格員的提示,老人馬上反應過來自己遇到了電信詐騙,但錢款已經按對方指示匯入了指定賬戶。民警立刻與銀行聯系,及時成功地對錢款進行了止付。 這是福州鼓樓警方會同街道社區、銀行等部門共同守護群眾“錢袋子”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為深入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積極尋求協作,創新打造對內縱向貫通各警種,對外橫向聯通各部門的“十字聯動”新格局,以精準宣防、精準預警、精準挽損織就反詐“安全網”。 “不隨便加入來歷不明的微信群,不要輕信陌生人發布的‘發財’信息…………”今年6月18日,鼓樓分局溫泉派出所民警來到溫泉街道湯邊社區長者食堂,聯合街道和社區的工作人員為在場老年群眾送上了一份量身定制的反詐“套餐”。 在“大水漫灌”開展反詐宣傳的基礎上,針對鼓樓區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受害人群體多為老年人的實際,鼓樓分局早在2023年便聯合全區十個街鎮及區政府辦、區政法委等部門,在全區74家“長者食堂”建立反詐宣傳陣地,將“長者食堂”變為“反詐食堂”,同時聘請10名社區工作人員作為反詐宣傳員,定期或結合特殊節點不定期地在74家“長者食堂”輪流開展反詐宣講。 “社區工作人員有著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由他們以身說法更能引發老年人的警醒和共鳴。”鼓樓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王琦斌介紹。 除了整合外部資源、強化部門聯動實現精準宣防,鼓樓分局還打造“三長說反詐”模式形成內部合力,公安局局長、科所隊長、派出所所長齊上陣,帶動形成“全警說反詐、全警抓反詐”的濃厚氛圍。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在此基礎上,鼓樓分局還先后廣泛動員外賣員、快遞員和網約車司機等行業從業人員共137人加入反詐志愿者隊伍,甚至將受騙群眾化身為志愿者,并分門別類為志愿者力量定制了宣防勸阻策略。 “幸虧你們及時趕到,不然我卡里的20萬就不保了。”被民警及時勸阻止付后,陳女士心有余悸地說。8月23日,東街派出所接到反詐中心預警指令,其轄區群眾陳女士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彼時,陳女士正在與冒充公檢法的詐騙分子通話中,民警無法接通其電話。民警分析研判出陳女士為轄區某公司員工后,立即通知距離該公司最近的網格員趕到現場進行先行勸止,隨后民警快速趕到聯合開展工作,保住了其賬戶內的20萬元。 經了解,張某某預花費3000元通過網絡購買虛擬貨幣,因公安機關及時攔截,成功止損。隨后,派出所民警同社區工作人員對張某某開展反詐宣傳,解讀可能遭遇的相關詐騙手法。張某某表示多虧了派出所與社區的聯動勸阻,才讓自己明白網絡虛擬貨幣交易存在的高危風險。 緊急勸阻與止付,是與騙子的一場“賽跑”。如何快一點,再快一點?依托鼓樓區于全國首創的“一線處置”社會治理機制,鼓樓分局增強部門間聯動性,以網格化為著力點,促進“警格+網格”的雙格融合,積極組建反詐民警、社區民(輔)警、街道干部、網格員“四位一體”的勸阻隊伍,根據不同的詐騙類型,制定相應的勸阻話術,以“電話+見面”的形式進行精準勸阻,最大程度以快制快。 同時,鼓樓分局還積極與轄區各銀行機構溝通協商,建立完善協作機制,遇到緊急案件,能夠快速采取措施,有效阻止涉案資金的進一步流失,筑牢預警勸阻整體閉環。 2023年以來,鼓樓分局預警詐騙電話、短信61439次,派員見面勸阻3萬余人,預警后群眾被騙率降至零。 (本報記者 林珊)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