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年來,這支隊伍的每一個人,都將“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的“背包”精神深深刻入骨髓,這其中也包括晉江市公安局刑偵大隊現任大隊長吳健達。 從2006年加入“特別能戰斗刑警隊”開始,吳健達便清晰地認識到從老前輩手中接過這個“背包”,就意味著把守護人民的使命扛在了肩上,他先后榮獲個人三等功5次、個人嘉獎2次,獲得“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福建省公安刑偵系統網上作戰能手”等榮譽稱號。 吳健達(中)組織開展刑偵業務培訓 一拼到底:時間再久也要全力破案 “我覺得‘背包’精神的實質就是一個‘拼’字。”對于“背包”精神,作為一名老刑警,吳健達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他認為不管是什么案件,都要一拼到底,不管過了多少年都要盡全力破案。他向記者講述了一起長達26年命案的偵破始末。 1997年4月23日,晉江市永和鎮發生一起入室搶劫殺人案,因條件限制,該案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無法確定,使得案件的偵破陷入困局。但晉江刑警并沒有放棄,而是契而不舍地追查著線索。2023年,該案的偵破迎來轉機:“會不會就是他?”吳健達再一次翻開該案卷宗時,意外發現正在北方一監獄服刑的死緩在押犯王某極有可能就是該案的犯罪嫌疑人。 2023年12月,吳健達通過前期案卷梳理取證、制定周密審訊計劃,組織9名精干警力,在零下20幾度的惡劣天氣第三次北上。 “雖然找到了王某,但王某對這起案件始終不愿開口。對此,我們在押解王某回晉江途中,專門將其老家四川成都作為中轉站。當王某回到闊別17年的老家,面對我們特地為其準備的一碗川味紅燒牛肉面時,他的眼眶里有了淚水。見此,我們就知道王某的心敞開了。”在吳健達和同事們的努力下,王某很快供述1997年其伙同堂侄王某林在晉江永和搶劫殺人的犯罪事實,這起26年前的命案積案終于順利告破。 “數智背包”:裝的不是被子而是大數據 時間的腳步未曾停歇,犯罪手段和技術也不斷更新,該如何應對? “‘背包’精神應與時俱進,傳統‘背包’里的東西也要跟著變,求變方能制勝。”在傳承弘揚“背包”精神的道路上,吳健達一直堅守著創新的理念。“新時代‘背包’精神,要求我們必須創新‘數智背包’,原來我們背包里裝的是被子、衣服、洗漱用品,住到案發現場去,案件不破不收兵。現在背包里裝的是筆記本電腦、鍵盤鼠標以及大數據,辦案質效大大提升了。” 2016年6月,吳健達借調晉江市公安局網安大隊履行副大隊長職責,他將晉江刑警那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的“背包”精神帶到新單位,并發揚成為新時代的“電子背包精神”,在協助打擊犯罪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2018年6月,俄羅斯足球世界杯期間,晉江市網絡賭球亂象再現。面對這一犯罪熱點,吳健達既當指揮員,又當偵查員,把原來服務實戰的思路帶到投入實戰的新思路上,帶領民警深入研究網絡賭博犯罪的新特點及運轉模式,對非法網絡賭球線索開展研判經營。 案件偵辦期間,針對嫌疑人在不同時間頻繁更換作案地點的情況,吳健達放棄休息,帶頭加班加點,敢于“刺刀見紅”, 做好24小時支撐抓捕的準備,全天候作戰,確保一擊即中。經不懈奮戰,“世界杯”比賽期間,晉江警方打掉3個利用“世界杯”進行網絡賭球的犯罪團伙,現場共抓獲嫌疑人23名,涉案金額近4000萬元,打擊了網絡賭球團伙的囂張氣焰,凈化了晉江市的網絡環境。 長途奔襲:“背包”精神已刻進DNA 如何詮釋和踐行新時代“背包”精神?“傳統‘背包’里的東西會變,但‘背包’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如今晉江刑警的吃苦、奉獻和擔當精神更加突出。”吳健達說,“以前的苦來自走村串戶、日夜訪查和手段落后,現在的苦更多是長年無休、出差辦案。” “有的民警一年出差200多天,光是飛行里程就達14余萬公里,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傾注了青春的熱血和汗水,卻始終默默奉獻、不言辛苦。”吳健達談起了一起該大隊破獲的電信網絡詐騙案。 2022年,晉江刑警在工作中發現劉某伙同他人在境外組織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涉案金額巨大。對此,泉州、晉江兩級公安機關高度重視,迅速組建專案組開展偵查。通過對案件信息流、資金流、人員流開展大量的線上線下偵查,抽絲剝繭,在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中逐步摸清一個組織嚴密、內部分工明確的電信網絡詐騙團伙。2023年5月,該團伙成員從境外回國,抓捕時機成熟,專案組分批抓獲39人,串并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61起,打掉1個招募境內人員赴境外實施電詐犯罪團伙,查扣涉案財物價值約2億元,累計返還贓款2250余萬元,這起案件也成為單起案件全國返還最多。 “這是我們晉江刑警弘揚‘背包’精神,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一個縮影。”吳健達微笑著說。時代在變,昔日傳統“背包”的鋪蓋卷和舊床板已被淘汰,也早已不局限在當地,但“背包”精神已刻進了吳健達的DNA中,披星戴月長途奔襲只為抓捕犯罪嫌疑人,輾轉多地風餐露宿只為核實線索、固定證據,跟時間賽跑分秒必爭只為幫助受害群眾破案追贓挽損………… (本報記者 葉華南)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