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降雨多,山體土坡容易松動,您還是等雨停了再忙農活吧!”“都聽阿妹的,我這就回家。”10月2日,在壽寧縣下黨鄉,年過七旬的楊大爺簡單拾掇了手中的農具,在“阿妹”的攙扶下緩緩向家中走去。 “阿妹”是壽寧縣公安局下黨派出所所長何瑞玉,也是壽寧縣唯一的派出所女所長。自調任下黨以來,她堅守農村基層,主動走進群眾“家長里短”,將足跡遍布轄區每一個角落,被公安部、全國婦聯表彰為“全國公安機關成績突出女民警”,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3次,獲縣處級以上表彰31次。在她的引領下,下黨派出所堅守為民初心,筑牢忠誠警魂,榮獲“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等榮譽稱號,榮立集體一等功。 “系好從警第一粒扣子,才能行穩致遠” 2020年初,何瑞玉到下黨派出所。從那時起,她心中便堅定了一個信念————將為民情懷傳承下去。她到任后,下黨派出所有了一項不成文的規定:每月一次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都在“難忘下黨”主題館、鸞峰橋、派出所舊址開展。全體黨員民警、輔警對黨旗宣誓,重溫入黨誓詞,不斷提升“對黨忠誠”的黨性修養。 “人生的第一步怎么走,就如同第一粒扣子一樣,扣錯了接下來都會錯。從警也是如此,系好從警第一粒扣子,才能行穩致遠。”何瑞玉介紹,下黨派出所現有6名民警,黨員民警3名,平均年齡僅28歲。近年來,對每一位到下黨派出所工作的新民警、輔警,何瑞玉都第一時間帶到“難忘下黨”主題館上好“新警第一課”,親自介紹講解展館里的每一件實物、照片與溫暖瞬間,不斷激勵新警履職盡責,將忠誠的“種子”種在每一個新人心中。 在同事眼里,何瑞玉是一個嚴格又親切的所長,雖然在工作上要求嚴格、細致,但在生活上又給了他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 “有一次周末值班,我接到家中電話說有急事,所長知道后二話不說就趕來頂班,讓我安心回家。”民警胡澤霖說,“平時,她更像是一位知心姐姐,時刻關注全所民警、輔警身體心理狀況。” “沒想到這么一件小事,民警會這么用心” “基層一線,并沒有電視劇中的驚心動魄,更多的是百姓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要干好基層警務工作,需要更多的細心與耐心。”到下黨后,何瑞玉就對自身工作定位有了清晰的認識。 近年來,隨著轄區案件量逐年下降,治安環境不斷提升,如何有效化解群眾矛盾糾紛,成為下黨派出所民警、輔警在接處警過程中面對的主要問題。為此,何瑞玉精準定位轄區“紅色治理”方式,整合資源和力量,創新推出“警事茶樓”“議事亭”“幸福調解室”“5G互聯網調解室”等多元解紛平臺,努力把矛盾在源頭解決,糾紛在基層化解。 “沒想到這么一件小事,民警會這么用心!”這是村民蔡某收到1500元房屋修繕款時,由衷發出的感嘆。 原來,8月2日,何瑞玉在開展出租房和流動人口排查登記工作時接到蔡某反映,稱今年4月,其將名下一房屋租給湖北籍務工人員潘某。租賃期滿時,蔡某發現一樓地板出現多條裂縫。此后,雙方未能就房屋損壞賠償達成一致,屢次發生爭執。 了解事情始末后,何瑞玉邀請雙方到“幸福茶館”調解室,在裊裊茶香中,講清“法理”、講明“事理”、講通“情理”,最終促成雙方達成一致,將糾紛化解。 “群眾事情無大小,為群眾服務是我們派出所工作的永恒主題,無論山高路遠,我們會一直這樣堅持下去。”何瑞玉說。 近5年來,在何瑞玉的帶領下,下黨派出所先后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3萬余件;下黨連續5年實現治安案件、有效警情“雙下降”,矛盾糾紛化解率、群眾滿意率“雙滿百”。 “看到民警執勤我們很放心,也很溫暖” 晚風拂面,沿著柏油路步入下黨,綠樹繁花相映成趣,溪水潺潺縱貫村落,一石一樹詩意棲居。眼下,下黨已成為壽寧知名的旅游地,夜幕之下一個個攤位次第鋪開,攤主們在夜色下吆喝著,食客們拍照打卡。 “看到民警執勤我們很放心,也很溫暖。”在夜市逛街的群眾見到巡邏執勤的民警,紛紛點贊。 近年來,下黨鄉緊緊圍繞“打造中國紅色新地標”和“鄉村振興新樣板”目標定位,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全力打造“學習小鎮”,以高質量發展邁出強村富民、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在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路子上,何瑞玉帶領全所民警、輔警主動作為、精準發力,以法治護航旅游經濟繁榮發展。 “針對下黨鄉情,我們在全市率先推出警務網格、社區網格、綜治網格‘三網合一’融合治理模式,并配備專職社區民警、輔警、警務助理共64名,與51個網格員無縫對接,全面匯聚基層治理最大合力。同時,堅持以防助打,組建平安志愿者隊伍等群防群治隊伍17支,推行‘1+1+N’管理模式與‘一村(格)一警’等機制,通過不斷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為鄉村振興筑牢平安根基。”何瑞玉介紹。 走在大街小巷,穿梭田間地頭,如今的下黨,在何瑞玉與全所民輔警的悉心耕耘下,已實現了平安時時在線,安全可感可觸。 (本報記者 龔麗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