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徜徉山海間 賞“楓”正當時 ——全國省級法治媒體社長(總編輯)遼寧行宣傳活動見聞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15日訊 山海有情,天遼地寧。9月23日至27日,“護航新突破 法治新擔當”—全國省級法治媒體社長(總編輯)遼寧行宣傳活動在遼寧省沈陽市舉行。全國27家省級法治媒體社長(總編輯)及骨干記者深入遼沈大地,通過實地探訪、沉浸式體驗,探尋遼寧政法系統在服務保障攻堅之年攻堅之戰中的務實舉措,以及在開展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本報擷取遼寧政法系統部分典型經驗和先進做法,以饗讀者。 彈好“四重奏” 奏響“平安曲” ——鐵嶺市創新基層治理模式 “‘老裴’同志負責‘法庭門外’的訴調工作,以巡回調解的方式,將調解工作向前推進到各村……”近日,在遼寧省鐵嶺市鐵嶺縣腰堡鎮,鐵嶺縣人民法院腰堡法庭庭長高波對采訪團記者介紹道。 記者了解到,腰堡法庭聘請“全國模范司法所長”裴立剛到法庭擔任駐庭調解員,成立“老裴巡回調解工作室”,裴立剛和法庭員額法官不定期到各村幫助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這只是鐵嶺市基層治理“四重奏”平安新樂章的一個和諧音符。 采訪團記者走進鐵嶺市市域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 奏響黨建引領主旋律 2022年6月23日,鐵嶺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鐵嶺市關于推進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方案》,強調要把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作為黨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大力推進。在《方案》實施中,該市強調“日周旬月季”細化目標任務,切實抓好“重點人、重點事、重點環節”,逐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等“1+N”社會治理體系,推動形成“條抓塊統”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鐵嶺市把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納入市委主要領導推動深改項目、全市“千名干部百項攻堅行動”,并開展“鐵嶺市政法干警‘開門大接訪’”活動,聚焦“硬骨頭”問題、“卡脖子”難題合力攻堅。2023年9月,中央政法委辦公廳印發《通知》,公布了229個“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鐵嶺市榜上有名。 奏響基層治理進行曲 基礎不足努力補、警力不足民力補、財力不足合力補……立足鐵嶺實際,鐵嶺市通過建網格(精準細化服務)、建載體(夯實基層基礎)、建平臺(強化激勵保障),不斷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面覆蓋”原則,鐵嶺市形成農村平均30-50戶、城市社區平均100戶左右的“微網格”近1.2萬個,配齊配強專兼職“鐵嶺衛士”網格員近1.5萬人,從“粗線條”轉為“微治理”。 2022年5月,鐵嶺市平安建設工作會議暨“六無”村(社區)創建工作部署以視頻形式召開,搭建“六無”村(社區)建設平臺,以“小切口”切入,不斷打造鐵嶺“大平安”格局,為基層“微治理”固本聚力。 奏響糾紛化解交響曲 如何確保矛盾糾紛第一時間介入、第一時間化解? “網格化管理是確保平臺運行的基本保障。在‘網格管理’模塊,能實現對專職、兼職網格員基本信息及日常工作進行管理,還可以實時查看網格員的軌跡跟蹤、進行視頻調度等?!苯?,采訪團記者在鐵嶺市市域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的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大屏幕前,通過講解員解說和現場調度等找到了鐵嶺市跑出糾紛化解“加速度”的答案。 在網格化管理中,“鐵嶺衛士”網格員依托“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對發現的問題和群眾訴求通過“鐵嶺市綜治通”App上報到平臺,村委會(社區)接到信息后向相關部門發出指令,相關部門隨時通過語音視頻連線跟進解決,指令直達基層終端。 奏響調研督導協奏曲 鐵嶺市強化對基層工作落實情況調研指導,制定常態化工作方案,“會議部署、調研指導、制度優化”三管齊下,切實發揮各部門合力作用。 年初以來,鐵嶺市委政法委多次依托社會治理綜合服務平臺,以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將工作直達鄉鎮(街道)、村(社區),調度推進重點工作,研究解決痛點難點問題。組織各縣(市)區、各相關部門開展社會治理工作“大拉練”,形成全市上下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此外,鐵嶺市委政法委還成立“1+7”指導組,強化全年常態化調研指導與專項督導調研相結合。年初以來,鐵嶺市委政法委主要領導帶隊,協同公安、法院、信訪、司法等單位,聚焦全市安全穩定重點工作,對7個縣(市)區開展調研,深入鄉鎮(街道)、村(社區),走訪基層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深入養老院、企業、市場、廣場、夜市等基層點位195個,發現問題101個,全部跟蹤整改完畢。 改革不停步 永遠在路上 ——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抓實庭審優質化 近日,在遼寧省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敢創新”和“實舉措”的特色讓采訪團成員眼前一亮。 “通過庭審優質化的‘窗口’,可以感受到司法改革去地方化和行政化、專業化、職業化、公開化等預期成果……”全國民事審判專家,鞍山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林如是說。 歷經兩年的實踐,鞍山兩級法院從訴答文書規范化、爭點整理、事實認證訓練、釋明權行使、判后答疑等一系列“小切口”入手,全員全程全域提升庭審優質化水平。 采訪團記者走進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訴答文書規范化 近期,鞍山中院審理鞍山地區首例涉某短視頻平臺商業詆毀案件。作為審判長,陳林的電腦屏幕上有答辯狀、質證意見、反答辯意見、反質證意見等8份材料,其中,針對該案爭議焦點——商業詆毀內容,還分別有單獨的答辯狀及反答辯狀。 該案涉及鞍山地區較為知名的兩家健身企業,郭某以乙健身房負責人“徒弟”“館長”的身份,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多個視頻,以較有針對性的代號對甲健身房的服務、器材等給予夸張性、否定性評價。法院通過把好“入口關”——規范訴答文書的內容和格式,使雙方當事人得以更加清晰、準確地表述各自的主張和證據…… “當前司法實踐中,訴狀寫多寫少、答辯狀答與不答均處于無序自發生長狀態。答辯狀與訴狀‘自說自話’、未形成有效爭點交鋒也是一種常態。”提起訴答文書規范化改革的背景,陳林在深入研究庭審方式歷史沿革、法律方法論對比以及審判實踐困惑后得出結論,“法律規定籠統,僅在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24條等條文中予以概括性規定。此外,當事人重視程度不夠,法官引導不力?!?/p> 為此,鞍山中院自2022年9月開啟訴答文書規范化改革探索之路,現已由最初的10個案由拓展至33個案由,在鞍山兩級法院應用件數已近4萬件,案件平均占比60%。 庭審過程提質效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核心要義如何體現?鞍山中院給出的答案是:通過庭審過程實現質量最優、效率最優、效果最優和司法獲得感最優。 今年7月,鞍山中院舉辦兩級法院庭審優質化典型案例展示會,海城市人民法院法官陳妍和王迪帶著各自庭審案例登上講臺。當陳妍與王迪逐步演示剖析這兩起熟練運用書狀先行等新型庭審方式技術的案例時,臺下兩級法院的員額法官和法官助理聽得入神…… 數據顯示,自去年1月鞍山中院在遼寧省首創出臺《關于在民事訴訟中試行〈當事人本人到庭令〉的規范指引》以來,鞍山兩級法院已陸續在各類案件審理中發出《當事人本人到庭令》400多份。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被譽為庭審優質化“保障關”的書狀先行,包括《法院指令》《當事人本人到庭令》《書證提出命令》,視案件具體情況在庭前向當事人發送,引導雙方完成多輪書面意見的交鋒,便于查明重要事實、排除案件疑點、限縮爭議焦點。 實踐證明,采用書狀先行的案件一次庭審完畢率達90%以上,庭審時長平均縮短50%以上。 “苦練內功”強管理 “庭審優質化對庭審駕馭能力和技巧提出更高要求,進而敦促法官不斷提升職業素養。”鞍山中院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吳甲告訴記者,該院在推進庭審優質化改革伊始便將全方位提升法官辦案能力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今年8月,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調研組到鞍山,通過庭審觀摩與座談交流的形式對鞍山兩級法院庭審優質化工作開展調研。鞍山中院向調研組展示了庭審優質化改革最新成果——鞍山兩級法院開啟的新一輪庭審優質化典型案例申報活動中,兩級法院有44位法官拿出45件不同案由案件進行實踐,訴答文書規范化使用率實現100%、一次庭審終結率實現100%、法庭指令使用率實現100%,大部分庭審時長控制在40分鐘以內。 “改革不停步,永遠在路上?!标惲直硎荆瑢⒊掷m深化庭審優質化工作經驗總結,凝聚各方合力,推動鞍山兩級法院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 法治護成長 靜待花開時 ——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實施“育紅工程” 今年以來,遼寧省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按照體系化、規范化、常態化工作思路開展依托校園普法參與社會治理暨實施“育紅工程”專項工作。全市兩級法院向各學校派駐法治副校長163名,開展“法治進校園”系列活動156次,普法覆蓋學校134所、覆蓋學生97819人,“育紅工程”成效初顯。 采訪團記者走進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 定準校園普法出發點 彰武縣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謝成邦告訴記者,法院通過持續實施“育紅工程”,與教育部門一道,不斷豐富法治教育內容和形式,增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實效,夯實法治教育根基,營造適合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平安法治環境、良好教育環境。 “普法教育要向‘問題孩子’‘問題家庭’延伸,對家長普法教育比對學生普法教育更為重要。”在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的校園普法研討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王秀英提出建議。 通過召開2次校園普法研討會議、1次與市教育局聯席會議、2次家長座談會議,阜新中院共匯總梳理出將校園普法工作持續推向縱深、定期定時深入學校開展法治教育活動、建立“教育+法院”協調聯動機制、對“問題家長”精準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等4大類24個問題。 構建校園普法著力點 阜新中院認真學習理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及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等相關內容,并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實際,積極聯動市教育局、司法局,以“提出建議+實施意見”新模式,強化“育紅工程”頂層設計。 阜新中院向市教育局發出《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依托校園普法參與社會治理工作的建議》,牽頭制定《關于依托校園普法參與社會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涵蓋建立校園普法專門機構和聯席會議制度,啟動校園安全風險預警機制,設立校園矛盾調解中心,成立家庭教育指導站,做實巡回法庭、少年法庭服務模式等19項內容。設立在兩年內實現阜新域內校園普法“兩個全覆蓋”工作目標,即小初高學校法治副校長全覆蓋、全市學生接受普法教育全覆蓋;落實校園普法“兩堂必修課”,即“開學第一課”和“離校最后一課”。 把握校園普法落腳點 阜新中院按照市關工委在法院調研期間的指導意見,實時督導全市兩級法院努力實現“兩堂必修課”和“兩個全覆蓋”工作目標,要求基層人民法庭擔負起轄區中小學校的普法任務,確保普法教育向農村中小學延伸,不留盲區。 阜新中院和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制作的兩部微電影《新生》《岔路》,展現了法院在懲罰犯罪的同時做好對未成年被害人和未成年被告人雙重保護的格局;彰武縣人民法院成立青少年普法宣講團,采取“學生想聽什么就講什么”的“訂單式”授課方式巡回授課;其他法院也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效果。 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在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方面,阜新中院通過完善法治副校長職能、做實“兩個法庭”服務模式、成立家庭教育指導站、開辟校園解紛綠色通道和設立校園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等方法,幫助教育系統構建更加完整的校園矛盾糾紛預防化解體系,推動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取得實效。 以基層為根 繪法治藍圖 ——凌海市人民法院推進“強基工程” 隨著遼寧法院“強基工程”的扎實推進,錦州市兩級法院聚力打造全面強化基層法院和人民法庭建設的強基工程,營造了上下協調、大抓基層、強基固本的濃厚氛圍。 其中,凌海市人民法院以深厚的紅色底蘊和鮮明的紅色稟賦,持續深化“強基工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強基”之路。 擁抱“數智司法” “我們現在所在的區域就是智能服務區,這里有智能導訴一體機、全域送達一體機、自主立案一體機。只要用手指一點,立案流程就清清楚楚地出現在這里,送達也可以在線上完成?!痹诹韬J腥嗣穹ㄔ河倚l法庭,干警耐心地為來訪群眾演示講解智能化庭審,令群眾既驚訝又欣喜。 2022年,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對標遼寧省高院要求,摸實情、明路徑、夯基礎、強布局,指導基層法院持續優化法庭布局,凌海法院所轄5個人民法庭運行成效和功能作用突出,在遼寧省具有示范引領效應,被遼寧省高院通報表揚。目前,5個人民法庭科學劃分法庭功能區域,升級改造科技法庭硬件設施,增設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在線調解等現代化審判設備。從而實現數字化法庭全覆蓋,具備網上立案、網上開庭、網上調解、電子送達、電子簽章等多項功能。 打造“紅色名片” 去年4月,中央電視臺報道了凌海法院翠巖法庭化解祖孫之間的土地糾紛矛盾、重塑傳統美德的做法。 翠巖法庭距凌海市區偏遠,周邊群峰聳立、千嶂疊翠,是名副其實的“大山里的法庭”。走進翠巖法庭,紅色文化長廊通過展板、浮雕等形式,展示了遼沈戰役期間解放軍將士不畏艱險、勇于戰斗的“紅色故事”。 采訪團記者在凌海市人民法院翠巖法庭采訪 多年來,在這片浸潤著革命氣息的土地上,翠巖法庭賡續紅色血脈,積極發揮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糾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助力營商環境建設的前沿陣地作用,打造出特色的“紅色名片”。 探索“家事審判” 人民法庭是家事審判的前沿主陣地。根據遼寧省高院關于調整優化人民法庭布局的部署要求,錦州中院確定凌海法院大凌河法庭為“家事審判”專業化法庭。 凌海法院秉承“柔情司法、調判促和”的家事審判新理念,積極探索“3+2+4”工作模式?!?”指組建專業化審判隊伍、創建清單式審判方式、定期舉辦研討分析會;“2”指運用好網格化管理平臺、運用好人民法院調解平臺;“4”指開展“護苗行動”助成長、舉辦“幸福家庭微課堂”、堅持“巡回審判”到村屯、撐起守護老年人“安全傘”。 通過積極探索,凌海法院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錦州法院家事審判之路。 護航企業發展 60歲的李某到凌海某鑄鍛廠做焊工,在一次操作中不慎從高處墜落,導致腰椎二椎體壓縮性骨折,經鑒定達九級傷殘,故向某鑄鍛廠索要30多萬元賠償金。這筆錢對于某鑄鍛廠這個小企業來說實屬不易。雙方未能達成共識,故訴諸法律。經過石山法庭承辦法官多次“背對背”調解,某鑄鍛廠一次性賠償李某21萬元,案件得以圓滿解決。 然而,承辦法官發現石山鎮眾多采石場等小微企業在用工時普遍存在突破用工年齡上限、缺乏參加保險意識等問題,于是向凌海市工商聯發出司法建議。隨即,雙方開展以“企業合同法律風險防范”為題的民營企業大講堂活動,增強企業法治意識。 企有所需,法有所為。如何讓“小法庭”更好地服務“大營商”,一直是石山法庭探索的問題。 為進一步為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司法服務,石山法庭還嘗試探索“法企共建”新思路、新模式,與轄區三臺子鎮32家企業的聯合黨支部開展法企共建活動,積極打造“司法助力營商環境”黨建特色品牌。此外,法庭通過定期開展法治宣傳、法律咨詢等活動,幫助企業防范經營風險,切實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2023年12月,石山法庭被授予“遼寧省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破局謀發展 求變向未來 ——撫順縣人民法院抓實“脫薄”工作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對人民法院來說,審判工作質效好不好,關鍵要看基層。今年伊始,最高人民法院部署開展加強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建設工作,確定全國相對薄弱基層法院,遼寧省撫順縣人民法院(下稱撫順法院)是其中之一,由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對口聯系幫扶。經過8個月不懈努力,該院在政治建設、業務工作、隊伍素能、管理水平、保障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進展。 采訪團記者聽取撫順縣人民法院工作人員介紹 何以致“薄” 撫順縣是典型的“有縣無城”,沒有自己的縣城,撫順法院設在其他區縣,下轄的石文和上馬兩個法庭距離縣法院本部分別約25公里、40公里。由于撫順法院位置較為偏僻,過去入院道路較窄且夏季有蛇出沒,自來水、供暖無法連接到主管線,導致用水困難,冬季室內氣溫徘徊在10攝氏度左右。 此外,該院幾任“一把手”因履職不力、長期患病等情況被免職,久而久之,隊伍人心渙散。在內外因的共同作用下,這個年均收案量不足2000件的小體量法院,審判質效指標曾連續3年審判質效不佳。 如何破局 8個月過去了,撫順法院“脫薄”工作進展如何? 據了解,自“脫薄”工作開展以來,最高法辦公廳先后兩次到撫順法院蹲點調研,與遼寧三級法院和地方黨委、政府共商“脫薄”工作,指導開展司法審判數據分析會商,建立以人大代表命名的工作站。遼寧省高院院長帶隊專題調研撫順法院審判質效、強基、“脫薄”工作,與撫順市委書記、市長舉行工作會談,召開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解決審判實務問題,組織審判業務專家組團送教,并指定沈陽市渾南區人民法院對口幫扶撫順法院。 撫順市兩級法院將“脫薄”工作納入“一把手”工程,撫順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撫順中院)建立13個部門聯合對下指導幫扶機制,制定22個整改幫扶措施,幫助完善相關制度80多項。 攻堅突破 自“脫薄”工作開展以來,撫順法院始終把黨的建設作為推動工作的引領,將政治學習與推進“脫薄”工作緊密結合。最高法辦公廳調研組在調研期間,列席撫順法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紀學習教育專題研討,促推完善黨建與業務互融互促的學習實踐機制。 今年初,石文法庭還不具備立案功能,群眾糾紛如果在訴前解決不了,只能跑到20多公里外的縣法院本部去。因為沒有直達的大巴車,來回至少需要五六個小時,特別不方便?!懊摫 惫ぷ鏖_展以來,解決了石文法庭、上馬法庭無立案窗口的困難,最大限度方便了群眾訴訟。 撫順法院緊盯初始案件質效攻堅突破,運用閱核制有效提升案件質量。目前,已實現轄區8個鄉鎮、97個鄉村“三進”工作全覆蓋,完成與轄區8個鄉鎮訴調對接工作,建立“人民法庭+司法所”聯動聯調的模式,主動“走出去”把訴調對接的“調”向前延伸,積極“請進來”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 “我要創優” “脫薄”工作開展以來,撫順法院從政治、業務、道德三方面制定全員考核方案,與干警座談,查問題、講思路,完善法院內部輪崗交流等工作機制,確保人崗相適,激發內生動力,并就司法建議、法答網、案例庫等工作進行部署安排。該院還聯合縣司法局召開“庭所聯動”聯席會暨人民調解員培訓會,對人民調解員和縣法院駐院特邀調解員進行培訓。 在形成“脫薄”向強濃厚氛圍的同時,撫順法院深挖現有人員潛力,通過強化傳幫帶和教育培訓,提升隊伍素能,推動從“我要脫薄”到“我要創優”的轉變。 迎難而上 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政策、人力、財力迅速落實,幫助撫順法院解決了一大批難題。 撫順中院黨組多次向撫順市委匯報,市委書記要求兩級黨委、政府要全力支持幫助撫順法院“脫薄”工作;市長帶領市供水集團、國網撫順供電公司等6個職能部門現場辦公,解決法院飲水、取暖、用電等難題。市委政法委書記多次到撫順法院調研,協調市直單位、相關縣區解決實際問題。撫順縣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脫薄”領導小組,幫助解決法院路面硬化、后山改造等問題。屬地順城區委、區政府僅用3天時間即為法院鋪設了入院道路并安裝路燈,解決交通不便及安全隱患問題……在強大合力作用下,撫順法院舊貌換新顏。 在“脫薄”出列路上,撫順法院必將全力以赴。因為在他們身后,有著群眾對法院工作的真切期盼。 (本報記者 葉翔)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