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南京,彼時驕陽正好,來往游者漫步于梧桐大道之間,恰有幾束光路穿過林梢,熠熠生輝,是令人流連的美麗。而世間景色萬千,唯有家國安寧,百姓和樂之盛景,才是最美麗的風景。 南京繁華美景的背后,有一段不愿再次提及的灰暗過往,是埋藏在數億炎黃子孫心中的傷疤。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入南京,昔日六朝古都,被烏云籠罩,黑暗中風聲呼嘯,宛如人間地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照片燈墻上,一盞盞滅掉的光宣告著一個又一個幸存者的離去。除了寥寥的幸存者,還有30多萬中國死難者的生命之光不知黯淡了多少時日。南京的景色本該美麗,逝去的生命本該燦爛,如今都沉默在紀念館中。我的情緒埋藏在低矮的谷中,即使努力探頭,也看不見分毫美景。 思緒無暇抽身,卻聞夏時蟬歌。我在現代高樓林立的街景中賞古都風華:古城墻下,時間雕琢過的姓名依舊,一片生意盎然;紫金山巔,是前人看天探天留下的天文技藝,抬頭望去,一片云卷云舒。所有的美景,都孕育于腳下這座城市。中山陵前,松柏挺拔了不知多少個風雨飄搖的日夜,替人守望光陰的兩岸與時代的變遷。這片大地,曾是威震四方的王者之都,曾是炮火不絕的禁忌之地,現如今,留給我們的是煙火尋常,是無盡的溫柔。金陵城的光景變化,訴說著一代代人輪轉變幻的日子,托起綿長的詩意。游者的心靈在夏日的驕陽中盛放,安穩盛世,逸樂中的燈火人間便是最美的一番風景。 將記憶拉回紀念館的終章,只見展覽墻上赫然寫著:“歷經戰爭磨難的中國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貴,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愿同各國人民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而攜手努力!”未來得及細細品味這段震撼人心的文字,腳步就早已隨著熙攘的人群離開了修筑于地下的紀念館,只見天邊閃過一抹流綠,樹影下,人們紛紛獻出手上的一捧菊花,前事不忘,后世之師。透過無以言狀的悲愴,我們窺見了何為“生如夏花”。現如今,身處于和平年代的中國,因祖國的強盛,我們才更應該珍視山河的無恙,守護這片最美的風景。 1937年冬隱匿的太陽,此時高懸于2024年夏。我沐浴于安適的陽光中,道一句:“最麗是新晴”。 (黃潘晗蕓)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