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再瑣碎,也愿傾盡全力 ————走近上杭縣公安局古田派出所女警巡邏服務隊隊長楊柳 “叮鈴鈴…………”近日,只見遠處一群身著戎裝、英姿颯爽的女警正騎著自行車穿梭在滿是油菜花的鄉間小路上,為游客宣講、為居民排憂解難,為這片古老而又生機勃勃的紅色土地增添活力與溫暖。楊柳便是這支女警巡邏服務隊的隊長。 “她就像是大家的‘親閨女’一樣,總能在我們困難時及時出現。”小鎮居民告訴記者。時節如流,轉眼間楊柳在上杭縣公安局古田派出所已度過了10個年頭,這里見證了她的成長,贏得無數贊許————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獲“三八”紅旗手標兵1次,被省婦女聯合會評為福建省第二屆新時代巾幗志愿服務“十大最美志愿者”。 同心共情 初入警隊時,楊柳對古田派出所戶籍窗口全年無休、全天候為人民服務的制度感到不解。然而,一個周末,楊柳因補辦身份證前往其戶籍地派出所,看著休息緊閉的大門,她終于感受到群眾的無奈與不便,內心泛起漣漪。 古田派出所的軍事化管理,如同精密齒輪,推動著楊柳日復一日地前行。從晨光熹微中的起床號,到夜幕低垂時的下班鈴,每一刻都浸透著紀律與奉獻的氣息。在這樣的環境中,楊柳逐漸蛻變,她開始意識到,自己肩上承載的遠不止于戶籍管理的瑣碎,而是守護一方安寧、服務萬千百姓的重任。 從此,楊柳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她要將這份對職業的熱愛與敬畏化作實際行動,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溫暖人心 “今天真的非常感謝你們,殘友們原本不自信,這次出來就是想讓他們多感受生活的美好。他們說今天警察都來幫助他們、為他們服務,心中的自豪感是其他人無法給予的。這對他們自信心的建立真的很有幫助。”楊柳回憶起一條來自義工組織者的微信消息,“這個消息深深觸動了我,字里行間滿是對我們當日行動的感激。” 時間回溯至2021年3月12日。活動當天,晨光初破曉時,楊柳就已整裝待發,在游客中心靜靜守候。當滿載特殊游客的大巴緩緩駛來,楊柳與義工伙伴迅速行動,小心翼翼地攙扶每一位殘友下車,耐心引導他們上下臺階,確保每一步都安全無虞。 隨著夕陽西下,這場特殊的古田紅色之旅結束。在古田這片充滿歷史底蘊的土地上,楊柳陪伴了百名殘友安全、愉快地游覽。遞上一杯杯熱茶,細致入微地講解古田會議精神及當地風土人情,每一個細節都讓這次旅行成為殘友們難忘的美好回憶。 殘友們臉上的笑容對楊柳來說是未來繼續前行的最大鼓舞。他們的每一聲歡笑,都仿佛在告訴楊柳,這份來自社會的溫暖與幫助,是他們心中最寶貴的財富。 潤澤心靈 楊柳的身份是多樣的,她可以是法治宣傳員、困難群體“暖心人”,也可以是為群眾調解糾紛的“知心姐姐”。2023年的一天夜里,一名正在上初中的女孩因不滿父母嚴格管教而離家出走,搭乘滴滴快車到龍巖。在高速路上,細心的司機察覺異常,直接將車開進距離高速口最近的古田派出所。 面對這個滿臉倔強、拒絕溝通的女孩,楊柳沒有急于說教,而是用溫柔而堅定的聲音分享了她青春期的故事,用共情的方式打開了女孩心扉。“讀書是為了讓你有更多選擇,而不是被學歷的門檻所限。”楊柳的話語如同春風化雨,慢慢滋潤著女孩的心田。“父母的愛或許方式不對,但他們的心意是真的。我們可以嘗試去溝通、去理解彼此。”在楊柳的耐心勸導下,女孩終于愿意放下防備,與父母坦誠相對。 “真的非常感謝你,你幫我們化解了家庭矛盾。”女孩的母親握著楊柳的手感激道。事后,楊柳主動添加了女孩的微信,承諾成為她成長路上的傾聽者和引路人。最終,這場家庭危機在楊柳的努力下得以化解。 “每當看到因自己的介入而重歸平靜的家庭,或是因調解成功而面露微笑的群眾,內心便會被一種深深的滿足感所充盈。”楊柳說,“這項工作看似平凡,卻能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法律的溫暖與公正的力量,讓我們更加堅定守護一方平安的信念,即便面對的是最瑣碎的日常,也愿意傾盡全力,只為那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 (本報記者 鄧炳秀 邱玉香 通訊員 林思穎)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