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銀發族” 點亮“夕陽紅” ————福鼎市公安局打造“適老化”貼心警務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22日訊 10月9日,福鼎市公安局創城辦聯合桐山派出所到小路社區開展“重陽秋色暖 敬老情更濃”主題文明實踐活動。現場,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免費的理發及理療服務,耐心詢問老年人訴求,與老人嘮家常,呈現出一派溫馨和諧的景象。 一直以來,福鼎市公安局堅持弘揚“尊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切實把親民、為民、愛民、護民的思想落實到行動上,用行動傾情守護轄區老人,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準宣防護好“養老錢” “推銷包治百病的保健品、登記信息送雞蛋或食用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詐騙方式?”“如果有陌生來電向您推銷養老理財產品,您一定要注意了…………”10月11日,正逢重陽節,桐城派出所組織民警深入轄區,向老年人開展集中宣防活動。其間,民警或賣力“吆喝”分發宣傳單頁,或生動講述各類反詐案例,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分析、一次次對電詐手段的剖析解答,潛移默化地將反詐意識扎根在群眾心間。 近年來,隨著電信網絡詐騙手段不斷翻新,老年人已成為詐騙分子的主要目標之一。如何從源頭上防范打擊養老詐騙犯罪,答好這一“平安考題”?福鼎市公安局立足“‘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理念,在全面嚴打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同時,持續加大精準宣傳力度,讓群眾“錢袋子”扎得更緊更牢固。 “我們堅持‘大水漫灌’式普遍宣傳和‘精準滴灌’式靶向引導同步發力,通過分析轄區高發案件規律和受眾特點,為老年人、全職媽媽、未成年人等易受騙人群量身定制反詐宣傳課。”桐城派出所民警告訴記者,平日他們在開展“點對點”上門宣傳的同時,還主動梳理轄區65周歲以上使用智能機的老年人,耐心細致講解“養老投資”“保健品銷售”“冒充公檢法”等新型詐騙手段,勸導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用精準的風險提示和預警信息為老年人筑牢反詐“防火墻”。 安全“大餐”守護“銀齡族” 7月20日,在點頭鎮后梁村長者食堂里,一群銀發“學生”正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中播放的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年過七旬的王奶奶坐在第一排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還和民警互動:“過馬路時一定要走斑馬線,看著燈,綠燈走才安全!” 這是福鼎交警打造“長者食堂‘1630’普法模式”的一個生動縮影。 近年來,長者食堂、孝老食堂這一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的運營模式逐漸成熟。老年人吃上了熱乎飯,可隨之而來的出行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為讓老年人樂享“食”光,福鼎交警進一步延伸宣傳觸角,將交通安全宣傳“端”上老年人飯桌,讓他們“嘗”出交通安全好滋味。 “‘1630’普法模式的核心,就是充分利用老年人餐前或者餐后30分鐘的黃金時間,向他們發放交通安全宣傳單頁,引導他們簽訂《安全文明出行承諾書》,盡量用淺顯易懂的話語和真實生動的案例向老年人講解交通安全知識,讓老年人‘吃得放心、學得開心、行得安心’。”福鼎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 依托長者食堂,福鼎交警通過以案說法并結合宣傳單和展板,向老年人直觀展示了常見性交通違法行為危害后果,并設置與交通安全相關的互動游戲,以寓教于樂的方式讓老年人沉浸式接受交通安全理念,為“最美夕陽紅”筑牢交通安全屏障。 暖心警務服務“慢人群” “頭低一點,保持不動,很好…………”8月23日下午,在管陽鎮天竹村,隨著相機“咔嚓”一聲輕響,一張標準的身份證件照順利采集完畢。看著取景器中微笑的自己,林奶奶對民警感激道:“多謝你們專門跑一趟為我辦證,實在太麻煩你們了。” 原來,當天上午,管陽派出所接到一名群眾求助,稱其家中老人林奶奶身份證丟失,但因其年事已高、行動不便,難以前往派出所重新辦證。 獲悉情況后,該所民警、輔警當天下午就帶齊采集設備到林奶奶家中,悉心為老人整理頭發、調整領口。感受著民警貼心的陪伴式服務,原本有些無措的林奶奶慢慢放松下來。經過多次嘗試,民警終于成功采集到林奶奶的合格身份證照片,并完成相關信息錄入工作。 開辟“綠色通道”,加速老年人辦證質效;全程“一對一”引導,讓老年人辦證無憂;提供“上門服務”,解決老年人出行難題…………近年來,福鼎市公安局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深耕服務舉措,不斷升級公安適老化服務,著力為老年人打破“數字鴻溝”。 針對老年人辦理公安政務的高頻事項,該局特別開辟“老年人綠色通道”,大幅減少老年人排隊等候時間,實現老年人預約咨詢、現場受理、取證發證等全流程高效辦理。同時,該局在福鼎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綜合窗口開展“一對一”專人引導,幫助老年人使用自助設備,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針對鄉鎮村老人腿腳不便、出行困難的問題,各派出所積極提供“上門服務”,用“民警多跑路”換取“群眾少跑腿”。 (本報記者 黃錫順 龔麗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