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22日訊 近日,平潭綜合實驗區法院金井法庭聯合仙霞村“兩委”開展“鹽”(言)之有理法律講堂第四期庭審觀摩活動,通過“零距離”觀摩民間借貸糾紛庭審,“全景式”“沉浸式”感受法治課堂,以案“說法”、以觀促學,提升群眾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促推海島鄉村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 “砰!”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聲響起,金井法庭王法官宣布開庭。這個案件的當事人施某(化名)與林某(化名)是相熟多年的朋友,卻因為金錢往來,逐漸累積了難以調和的矛盾,施某最終將林某告上法庭。審判現場,林某未到庭參加訴訟,審判員就案件本身進行了詳細審理,依法組織進行了法庭調查,聽取了當事人的舉證、質證和辯論意見。 庭審結束后,王法官邀請各位旁聽人員至“鹽”(言)之有理法治課堂,就旁聽人員關心關注的借款合同訂立的要件、證據的收集與保存、舉證責任的分配以及缺席審理等法律問題做進一步的闡釋和說明,讓旁聽人員對“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民間借貸以其靈活、便捷的特點逐漸成了市場主體及自然人之間融資的重要渠道。但民間借貸雙方因存在親屬、同事、同學等密切聯系,在借貸形式上相對簡單隨意,或者約定不詳、忽略證據保存等問題,導致一旦發生糾紛,出借方很難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借貸事實?!蓖醴ü俳榻B道,為進一步防控民間借貸活動中的重大法律風險,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倡導誠實守信、互幫互助的社會風尚,平潭法院金井法庭通過開展此次庭審觀摩活動,以案釋法,讓“法”可觀、可觸、更可感! “這是我第一次來法庭,從進門的安檢到最后閉庭,都讓我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威嚴。后面法官對我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說法,又讓我們感受到司法的溫度。而且今后我借錢給別人的時候也知道借條要怎么寫了,這一趟真是來對了!”仙霞村村民林先生說道。 庭審是最生動的法治課堂,案例是最鮮活的普法教材。平潭法院持續深化“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有效整合各方資源,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讓“法”不止于聽、不止于觀、不止于觸,更在于感、在于悟、在于行,為平潭“一島兩窗三區”建設貢獻海島法庭力量。 (本報記者 陳菁 通訊員 王瑜敏 魏歡)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