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23日訊 今年以來,政和縣檢察院主動適應刑事犯罪結構的重大變化新形勢,以輕罪治理為著力點,結合危險駕駛、輕傷害、“幫信”等輕微刑事案件數量上升的實際,依托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積極探索強化暢快便捷輕罪治理新模式。 善用“志愿服務” 構建非刑體系新模式 面對輕罪案件數量上升,如何以檢察履職做到標本兼治? 今年以來,政和縣檢察院積極擴展“相對不起訴+公益服務考察”范圍,根據犯罪類型,綜合考量具體案件的犯罪性質、犯罪情節、社會危害性、認罪悔罪態度等情況,準確評判起訴必要性,教育引導犯罪嫌疑人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服務。 與此同時,該院明確犯罪嫌疑人在其自愿的情況下填寫志愿服務表,并由轄區交警等相關工作人員簽字,把公益志愿服務完成情況作為檢察機關對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對不起訴的一個考量因素。今年以來,已有17名被不起訴人自愿參加公益服務。 做好輕罪治理 堅持治罪與治理并重 “其實我們也沒有多大矛盾,大家鄉里鄉親的,既然錢都賠了,我們也愿意原諒他。”近日,一起輕微刑事案件當事人陳某(化名)說道。 此前,張某(化名)與陳某因借貸糾紛起爭執,造成陳某受傷。經鑒定,陳某損傷程度為輕傷二級。事發后,陳某因正在氣頭上,遂要求張某賠償較高數額,張某雖有認罪態度,但對陳某索要的高額賠償難以接受。 為化解僵局,該院檢察官充分利用“賠償保證金提存制度”,向雙方當事人介紹提存制度和規則,確保陳某的權益。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被害人損失清單及實際情況確定提存金額,最終得到雙方認可,有效化解矛盾。 今年以來,政和縣檢察院已適用該制度辦理輕傷害案件2件,推動存繳保證金12萬元,實現將“案結事了人和”貫穿輕罪刑事案件辦理全流程。 此外,為推進高質效辦案和矛盾糾紛化解雙結合、雙促進,政和縣檢察院開展“平安指導員”送法下鄉活動。通過“專項普法+日常宣傳”相結合,構建刑事和解“調解+綜治”并行的新格局,將矛盾化解在基層、糾紛解決在萌芽階段。 創新履職方式 深化溯源治理提質效 輕罪案件關系著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和對公平正義的追求,看似“小案”,實則牽動民心民意。 在辦案過程中,政和縣檢察院檢察官突破個案束縛思維,對頻發、高發的輕罪案件,總結歸納共性問題。通過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2份,將“簡案”的數量優勢拓展到社會治理“質量”的成效上。 今年以來,政和縣檢察院堅持以案促改促治,深挖輕罪積弊成因,強化“四大檢察”融合履職,暢通刑行雙向銜接,完善不起訴案件線索移送等流程,向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24份,有效形成整體工作合力。 (本報記者 陳浩 通訊員 周慶敏)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