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澤”里開門見綠 這里“警”色依舊 ————光澤公安探索生態警務新機制成效顯著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24日訊 秋風蕭瑟,夜幕降臨,光澤縣城中心的富屯溪畔人頭攢動,前來散步的群眾盡情享受這份綠色時光。“現在咱們縣城的生態環境真好,河水清了,魚兒多了,山上綠蔭成片,空氣也比早些年清新多了。”市民王大爺有感而發。 光澤縣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1.77%,占武夷山國家公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如此豐厚的森林資源在給市民帶來更多綠色獲得感的同時,也讓光澤公安的“綠色擔當”更加厚實。 近年來,光澤縣公安局聚焦環武夷山國家公園發展保護帶建設,認真落實“4163”新型生態警務工作部署,堅持在科技賦能、依法打擊、服務發展上“三線”同向發力,積極打造打防管控一體化生態警務勤務新模式,全力守護綠色高質量發展。 “滴、滴、滴…………”9月22日,光澤縣公安局生態警務中心平臺警報響起。正在值班的民警何進方趕忙打開平臺界面查看情況,發現寨里鎮桃林村有村民正在燒桔梗,生成的煙霧觸發了平臺報警。光澤縣公安局立即通知寨里派出所民警前往預警地點勸導群眾,及時將火熄滅。生態警務中心平臺是光澤縣公安局全方位管理生態要素的新科技。 光澤縣公安局探索生態執法新路徑,在縣局指揮中心建立生態警務中心平臺,積極整合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森林等多部門數據,實現生態要素的“一屏展示”;實時連線武夷山國家公園重點保護區域熱成像高空云臺等設備,實現了對森林火災、煙霧等情況的自動識別預警;建立涉生態前科人員、涉生態違法犯罪車輛等數據庫,及時監測預警異常行為;增設高空監測設備,全面提升監控范圍和效率。目前,生態警務中心平臺已接入5000余路視頻資源、2套熱成像高空云臺、10個生態警情報警點,錄入涉生態前科人員信息50余人。 為有效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光澤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通過強化資源整合、部門聯系和邊界協作等措施,成功破獲了多起涉生態類案件。 2024年2月6日,森林警察大隊受理了一起縣自然資源局移送的非法采礦案件。經偵查,發現犯罪嫌疑人楊某在司前鄉墩上村非法開采螢石礦售賣獲利13萬余元后逃竄至江西省上饒市境內。森林警察大隊立即啟動《省際邊際聯防聯控協議》與上饒市公安局東市派出所民警取得聯系,通過信息共享、聯勤協作,最終成功抓獲涉嫌非法采礦罪的網逃犯罪嫌疑人楊某。 近年來,光澤縣公安局與縣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部門建立“聯通+”模式,加強基礎數據信息庫建設,實行重點監管回訪,并與毗鄰地區公安機關建立“情報共享、矛盾共處、隱患共查、治安共治、邊界共防、服務共建”六項機制,有力預防破壞生態資源違法犯罪的發生。2023年以來,光澤縣公安局成功破獲破壞生態資源刑事案件4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0人。 “范警官,近期我們發現在我們寨里鎮橋亭村的河流上游有污染現象,已經影響到飼養場的雞飲水問題。”在圣農集團“生態筑企服務站”辦公室里,飼養場負責人向民警反映到。接到反映后,筑企民警立即聯合屬地派出所民警對河道上游開展巡查,及時發現了村民在河里傾倒生活垃圾的不良行為并予以制止。 為更好地助力生態企業的健康發展,光澤縣公安局積極將“生態警務”融入綠色發展新格局,持之以恒保障全縣“生態食品城”的建設。光澤縣公安局在當地重點生態龍頭企業圣農公司設立生態駐企服務站,主動對接企業綠色發展工業園區,為生態產業發展排憂解難、保駕護航,加快推動圣農千億產業集群發展,用“藍色警徽”守護“綠色顏值”,點亮“金色產值”。 “綠色是光澤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們公安工作的重要底色。可以說,深耕‘生態警務’,保護好這塊綠色沃土,是全縣公安機關的職責使命。”光澤縣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陳忠如是說。 (本報記者 周新 通訊員 曹森)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