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援藏行 一生雪域情 ————福州市長樂區(qū)檢察院檢察干部周國勇的援藏隨感 今年是全國對口援藏30周年。福州市長樂區(qū)檢察院積極響應“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第四次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會議精神,今年4月選派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周國勇赴昌都開展為期6個月的業(yè)務對口援助工作,掛職昌都市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第一主任。 “一次援藏路,一生雪域情!”在周國勇看來,援藏是一種經(jīng)歷,更是一種財富。這條路,每位援藏人堅定而無悔。 有一種人生經(jīng)歷叫“援藏”。今年9月上旬的那次連續(xù)多日的行程,則給周國勇留下了半年援藏以來最深的體會。 一路石塊散落 隨處可見標語 今年9月上旬,周國勇和昌都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部主任王科等一行人出差左貢、芒康、洛隆、邊壩等地,開展“一站式”幫帶、高質效案件督導、案件質量評查、巡回授課等工作。 從昌都市區(qū)到洛隆、邊壩,要走川藏中線的349國道。349國道是茶馬古道(唐宋時期西藏與內(nèi)地茶馬貿(mào)易的主要通道)的必經(jīng)之路,周國勇是第一次行走于此。 “西藏各地路途遙遠,下鄉(xiāng)基本都要半天甚至一天的車程。這種節(jié)奏,我事先是有一些心理準備的?!敝車绿寡?。 因349國道至洛隆縣城路段正在進行國道升級改造,他們選擇了省道303線并經(jīng)502線奔赴洛隆縣,再前往最遠的邊壩縣人民檢察院。 奔走在路上,給他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沿途的雪山、草原、牦牛,而是隨處可見的警示標牌“前方落石,觀察通行”。車輛在崇山峻嶺中穿梭,伴隨著怒江的一路奔騰,看似詩情畫意,實則險象環(huán)生。 奔馳在山路間,時而持續(xù)爬升上千米的雪山之巔,時而向峽谷深處蜿蜒,道路狹窄,狀況頻發(fā),要時刻注意對面的車輛、路面的石頭。每行駛幾十公里左右,周國勇就會看見散落路面的石子、石塊,大的石塊居然有半米多高,“這些石頭都是山上落下來的”。 路途中,除了最常見的“前方落石,觀察通行”,還有類似的“路面暗冰、謹慎駕駛”“彎多慢行”等標語。“這些都在持續(xù)加劇我的不安,讓我對‘遠在阿里、苦在那曲、險在昌都’有了切身的體會?!敝車抡f。 缺氧不缺精神 艱苦不怕吃苦 從早上9時30分出發(fā),到晚上7時,一行人才到達邊壩縣人民檢察院。第二天早上,周國勇在交流授課時的第一句感慨就是:“昌都一個縣,福建跑一遍?!边厜慰h海拔3650米,兩個小時的交流授課,他在間隙中已吸完一瓶便攜式氧氣。 案件評查、現(xiàn)場督導后,周國勇一行人馬上驅車返回洛隆,又是直到傍晚才抵達?!巴鵁崆榈群虻耐?,我卻一身疲憊。終于進了酒店休息,卻發(fā)現(xiàn)房間沒有供氧,那晚又是輾轉反側的一夜。次日上午,完成工作任務后,我們迅速驅車趕往昌都市區(qū)。”周國勇說。 回到昌都市區(qū),開著制氧機和加濕器,卸下了這3天1000多公里山路的疲憊?!耙宦飞?,司機要全神貫注駕駛幾個小時不停歇,王科主任則需要和基層檢察院保持溝通、親自督導…………”周國勇思緒萬千,在西藏,不論是漢族干部還是藏族干部,他們常年工作生活在高海拔缺氧地區(qū),這種“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的品德令他十分敬佩。 “我的援藏工作雖結束,但我的同仁還要在雪域高原奮斗一輩子。”周國勇說,因為有他們的守護,雪域高原才更加美麗;因為有他們的付出,我們才能感受到歲月靜好。 (本報記者 陳欽祥)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wǎng)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wǎng)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