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水情 檢察逐綠行 ————南平市檢察機關打造“夷山帶水·檢護青綠”文化品牌 武夷山國家公園“推門見山,開窗即景”,眼前所及之景皆是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卷。 近年來,南平市檢察機關把綿延千年的生態文化融入檢察履職,打造“夷山帶水·檢護青綠”文化品牌,探索武夷山國家公園及其環帶區域生態司法保護的路徑和方法,為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提供優質的檢察產品。 護住自然 護住希望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武夷占盡人間美,愿乘長風我再來。” ………… 千百年來,武夷山不僅為文人墨客所鐘愛,更是野生動植物生存繁衍的“伊甸園”。這里保存著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被生物學家譽為“鳥的天堂”“蛇的王國”。 2022年5月18日,由武夷山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滕某某涉“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一案,在武夷山市法院開庭審理。滕某某當庭對自己的犯罪行為悔恨不已。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實施以來,武夷山國家公園被列入第一批國家公園名單后的第一起刑事案件。 為保護武夷山國家公園的綠水青山、守護這里的生態福祉,南平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深化“林長+檢察長”工作機制,加大對武夷山國家公園及環帶生態環境的管護和治理力度。2021年以來,共批捕各類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157人,起訴791人,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56件,發出檢察建議47份。 補植復綠 清新空氣 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是環帶建設標志性項目,是福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的關鍵一環。這里良好的生態環境,離不開法治的保障與守護。 一直以來,南平市檢察機關在全面深化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形成保護和打擊合力的同時,始終堅持不斷探索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 2022年,建陽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非法狩獵案中,與法院、林業局等相關單位多次溝通探討,最終決定采取“碳匯+生態司法”的模式,引導涉林案件的違法當事人通過購買林業碳匯的方式實現對受損生態的替代性修復。 據悉,南平市檢察機關以“檢察+碳匯”等生態修復機制,一體推進生態犯罪打擊和修復工作。該機制通過動員被告人在“補植復綠”等傳統生態修復機制的基礎上,以自愿認購碳匯的方式,彌補受損生態系統的全部價值。 此外,南平市檢察院還指導建陽區檢察院、武夷山市檢察院、順昌縣檢察院聯合相關行政機關,分別建立生態修復基地暨檢察碳匯林、武夷山國家公園森林生態修復(教育)基地、林業碳匯生態和公益訴訟檢察保護基地。 [page] 法治護航 水清岸綠 武夷山國家公園蘊含著豐富的水資源,這里不僅是天然潔凈、萬物共生的生態之水,更是宜居宜賞、極具潛力的富民之水。 2021年5月,武夷山市檢察院依托“河長+檢察長”工作機制,聯合相關單位在走訪調查中,發現了一處違法養牛點,牛的排泄物隨污水流入河道,讓清水變得污濁不堪。 因污染治理涉及多個職能部門,在與行政機關多次溝通并達成初步整治意見的基礎上,該院分別向多個職能部門制發了檢察建議。相關行政機關迅速開展整治工作,并對周邊違法畜禽養殖情況進行整治。 南平市檢察機關深入推進“河長+檢察長”工作機制,通過加強與市河長辦及其成員單位的協作配合,形成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保護工作合力,不斷完善涉河涉水違法案件的辦理和法律監督新模式,以創新思維服務和保障武夷山國家公園建設。 自建立“河長+檢察長”工作機制以來,武夷山各流域均達到或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7條小流域和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常年保持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功能達標率100%,綜合指數常年居福建省前列。 協作治理 共護青綠 “在這里既看到了福建檢察機關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態檢察實踐,又見證了南平市檢察機關當好‘看山人’的堅守。”今年2月,設在武夷山市的福建特色檢察展示平臺————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法治教育基地正式啟用,人大代表江元勛在應邀參觀視察時說道。 閩贛兩地檢察院會簽《關于加強武夷山國家公園閩贛檢察“2+5”監督工作的協作意見》,開展檢察監督專項行動,凝聚保護合力共護“生命之脈”;南平、福州、泉州等6地檢察機關會簽《閩江流域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跨區域協作機制》,發布《武夷山宣言》,打好環武夷山國家公園閩江流域水系保護戰;南平市檢察機關深化落實“人大+檢察”生態監督貫通機制,運用生態保護監督貫通模式推進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工作………… 這一系列的生態保護舉措,是南平市檢察機關對武夷山國家公園及環帶保護的堅定決心與實際行動。 “希望檢察機關落實好‘兩山’理念,持續打好藍天、凈土、碧水保衛戰,做優‘夷山帶水·檢護青綠’檢察文化品牌,為提升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更加優質的檢察服務。”江元勛表示。 (本報記者 陳浩 通訊員 熊斌 李昌瑜)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