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陽溪畔的靈魂“擺渡人” ————武夷山監獄民警用心用情開展教育改造工作 在武夷山崇陽溪畔,有這樣一群特殊的“擺渡人”————武夷山監獄民警。他們如同一束束明亮的光照進服刑人員的世界,驅散黑暗與迷茫,助力服刑人員在改造道路上不斷前行。近日,記者走近武夷山監獄民警,感受這份責任與擔當背后的力量和溫情。 光與救贖:傳遞溫暖,鑄就希望 在監獄工作方針指引下,武夷山監獄六監區民警以光的方式輻射能量,他們堅持優化工作方式方法,堅持以德樹人、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正確的“三觀”、獨特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育改造手段改造著一批又一批服刑人員,并在一次次外診陪護、必接必送和親情幫教中,用言行詮釋著責任。 近期,監區民警張澤全和劉鴻威在一次護送刑釋人員返鄉中,歷經數天,輾轉奔波5000多公里。為做好這次護送工作,他們提早介入、反復做臨刑釋人員思想引導工作,護送途中緊密配合,不敢有絲毫松懈。 連續幾天沒有睡一個安穩覺,血絲布滿雙眼的監區民警保證了平安送達。下車時,刑釋人員感激地對張澤全和劉鴻威說:“張管教、劉干事,你們對我很好。我會好好重新做人,不會讓你們失望的。”民警的一言一行讓光有了藏藍的模樣,有了感動人心的溫度。 心靈突破:深入內心,引領方向 服刑人員的思想猶如搖擺不定的指南針,改造之路充滿艱難險阻,需要監獄民警靠自身正能量的磁場,引導他們在人生海洋中找到正確方向。 今年10月以來,民警黃益欽在面對情緒化嚴重的服刑人員林某時,總是利用工余時間找林某深入交談。通過個別談話,黃益欽發現林某心態敏感、渴望被理解,于是以此為切入點,與林某進行心理對弈,通過積極引導找到共鳴點,督促林某樹立改造信心,積極投入自主改造。 這樣的案例,在武夷山監獄六監區俯首可拾。此外,六監區民警依托“獄內楓橋·大紅袍茶話坊”,將矛盾化解工作做到服刑人員日常改造中,民警從深入了解服刑人員人格特征、改造情況和內在需求入手,確保服刑人員教育改造順利進行。 親情幫教:以愛喚醒,重拾良知 每一次親情幫教,都打動著無數服刑人員的內心。近年來,武夷山監獄堅持“以愛喚醒,重拾良知”,推動服刑人員在持續改造的新征程上不斷有新表現。 近日,一場親情幫教后的晚講評在武夷山監獄開展。“在你們接受改造的時候,晨曦正透過松針進入山林,你的孩子正背著書包走在上學的路上…………其實他們都還在等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等你們的親人很期待。為了早日新生,大家一定要加倍努力改造。”民警林瀚海的一席話語,深深觸動了在場服刑人員的心。 近日,民警林詩宗為幫助一名服刑多年、缺少親情幫教的服刑人員,多次聯系其家人。面對方言問題和服刑人員家屬不理會的情況,他耐心勸解,最終促成該服刑人員家屬前來會見。“孩子長大了,老婆你辛苦了。我一定會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回歸,和你們團聚。”這名服刑人員的決心和承諾,見證了親情力量和民警耐心教育的成果。 武夷山崇陽溪的水洗滌了服刑人員身上的污垢,凈化了服刑人員的靈魂。武夷山監獄民警————靈魂的“擺渡人”,讓服刑人員的新生之路越走越寬。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翁晟 陳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