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育檢 以文興檢 以文強檢 ————福建檢察機關打造文化品牌助推高質效履職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31日訊 “安商‘親’而有度,護商‘清’而有為”,著眼于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泉州市檢察機關弘揚和發展“晉江經驗”,打造“親清護企”文化品牌, 打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最后一公里”。 “優良的生態環境是平潭的‘真寶貝’,不能毀了‘真寶貝’,引來一些損害環境的‘假寶貝’。”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平潭調研考察時的殷殷囑托,平潭綜合實驗區檢察院打造出“嵐島檢察藍”文化品牌,為平潭國際旅游島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的法治產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關乎億萬家庭的幸福安寧,關乎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漳州市檢察院創新未成年人保護理念,探索建立“春蕾‘童’行 檢護未來”文化品牌,以檢察履職為“支點”,撬動未成年人保護“大杠桿”。 2021年以來,福建檢察機關選樹的“親清護企”“嵐島檢察藍”“春蕾‘童’行檢護未來”檢察文化品牌,連續三屆位居全國檢察機關十佳文化品牌榜首,被譽為“福建現象”,也是全省檢察文化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福建省檢察機關扎實推進、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大力實施“文化育檢、文化興檢、文化強檢”戰略,推進檢察文化與檢察業務深度融合,以特色文化品牌打造為牽引,提升鞏固生態檢察、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檢察、服務非公經濟發展、涉臺檢察、涉海洋檢察等特色亮點工作,讓檢察文化之花綻放八閩大地。 “加強新時代檢察文化建設,打造檢察文化品牌,要在有引領、重在抓結合、貴在強基層。”9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培育弘揚新時代檢察精神”新聞發布會,推介福建省檢察機關開展檢察文化建設工作經驗做法————以新時代檢察精神引領,與檢察業務融合發展,注重豐富發展基層檢察文化。 十年磨劍 “ 拳頭”品牌示范引領 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創新檢察文化發展也是如此。 保護知識產權的“知劍”檢察品牌是如何煉成的? “創新為要。”這是全國檢察機關一等功集體廈門市思明區檢察院的答案。 思明區檢察院以創新保護創新,打破侵權易、維權難的“怪圈”,培育“知劍”檢察文化品牌,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一案四查”綜合履職新模式,在全國首創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知識產權協同保護中心,知識產權維權“不再如隔三秋長”,“十年磨劍”深耕知識產權綜合保護,守護廈門這座創新創業之城。 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幽深清澈的九曲溪在群峰之間蜿蜒纏綿,構成“碧水丹山”的獨特美景,令人心曠神怡。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留下諄諄囑托:“武夷山有著無與倫比的生態人文資源,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最重要的還是保護好。” 殷殷囑托,催人奮進。南平市檢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依法履行“四大檢察”職能,創新檢察機關參與生態環境治理的方式方法,在守護生態上下足功夫,打造“夷山帶水 檢護青綠”生態檢察品牌,積極探索武夷山國家公園及其環帶區域生態司法保護,助力提升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環境質量和生態文明建設能力,踐行“檢察藍”逐綠前行,不斷續寫武夷山國家公園及環帶青山重巒、水天一色、萬物和鳴的生態“高顏值”。 泉州,新晉的“世界遺產之城”,作為宋元時期中國與世界文明對話的窗口,“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況給這座古城留下了44處國家級文保單位、5項世界級非遺名錄和36項國家級非遺名錄。 檢察機關如何保護好這些寶貴財富?泉州市檢察機關創新打造“檢察護寶·守護海絲名城”檢察文化品牌,組建“檢察護寶”公益訴訟辦案團隊,設立“檢察護寶觀察點”,建立“文物+保險+服務”保護模式,匯聚守護自然珍寶和文化瑰寶的法治合力,為打造世界遺產保護利用的典范城市貢獻檢察智慧和檢察力量。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今年4月,省檢察院在平潭綜合實驗區舉辦全省檢察文化品牌創建現場交流評審活動,邀請專家對九市一區報送的25件檢察文化品牌進行點評,各地相互借鑒學習,以品牌亮點工作引領新時代福建檢察高質量發展。 花開八閩 文化品牌不斷涌現 福建文化底蘊深厚,八閩大地地域文化精彩紛呈。檢察文化與地域文化融合,打造別具特色的檢察文化品牌。 在革命紅土地閩西,為了更好地護航企業發展,龍巖市檢察院傾力打造“風展紅企”工作品牌,出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13條意見、服務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20條意見等系列文件,開展涉民企刑事“掛案”清理、推進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等,形成了一批具有閩西特色的安商護企成果。 福安曾是閩東蘇區所在地,也是我省廉政教育基地,具有深厚的“福”“廉”“紅”等文化底蘊,福安市檢察院打造富有福安特色的檢察文化品牌“安小檢”,將“法治宣傳、檢察文化、業務建設”融為一體,歷經7年創建之路,已成為讓社會各界更加了解檢察職能、支持檢察工作的一張閃亮名片。 2023年12月11日,省檢察院舉行第一屆全省檢察機關“一院一品”典型事例定評會,20個典型事例通過推介人推介、PPT展示、情景再現等,生動講述檢護民生、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的故事。“一院一品”定評會,全省三級檢察院同步視頻觀看。 “突出特色、打造亮點、擦亮品牌”,以更優檢察履職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福建、法治福建,在八閩大地,“一院一品牌”“一部一特色”的優質產品不斷涌現———— 鼓樓知識產權檢察“四輪驅動”,凝聚創新發展“第一動力”,辦理的游某等人侵犯商業秘密案,入選全國檢察機關保護知識產權1號典型案例;泉州“刺桐花”、三明“麒麟未士”、南平“夷樹光”、龍巖“星星之光”等未檢品牌深受群眾歡迎,永安檢察“燕安有我”護航雛燕展翅,成為山區未成年人保護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福州,“法潤榕城·安商助企”品牌成為福州檢察的“有福密碼”;在莆田,“媽祖故里檢察藍”品牌,以檢察一體綜合履職為媽祖信俗文化守護、海洋生態保護、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在三明,“檢護民生助明安”品牌,以法治之力、檢察之手護航人民群眾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八閩大地,個個檢察文化品牌被擦亮。 薪火相傳 檢察文化注入新力量 檢察文化品牌是檢察職業精神、法律監督價值追求、檢察人員精神風貌的集中展示,必須通過不斷地輸出以維系其持久性,做好實踐、推廣、運用、提升的下半篇文章尤為重要。 泉州市檢察院的“親清護企”文化品牌多次亮相各大“報刊網微端屏書”等新聞宣傳文化陣地平臺,挖掘涉企案件辦理富礦,攝制《行走在法治道路上》《以為》等新媒體作品,兩度獲評全國檢察機關三微比賽“十佳作品”。該品牌作為全國檢察機關唯一典型,列入中央政法委新媒體平臺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片典型宣傳。同時,持續打造“檢察護寶”“檢護鄉愁”“刺桐護未”等文化品牌,形成文化品牌矩陣。 平潭綜合實驗區檢察院充分挖掘“嵐島檢察藍”文化品牌內涵,開發海洋生態公益訴訟檢察現場教學課程,以海岸線保護法律監督為切入口研發非法占用海岸線類案法律監督模型,榮獲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競賽一等獎,“檢察藍守護海洋藍————構建海洋公益訴訟生態檢察治理新模式”榮獲2023年全省十大法治事件。 漳州市檢察院持續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將在家庭教育指導等領域引入“春蕾安全員”,推動多部門聯動向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支持體系方向轉化,讓“春蕾安全員”機制成為“1+5>6=實”理念的生動實踐,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藍天。近年又在涉臺檢察工作領域,創新推出“一室多員”文化品牌。 “檢察業務是檢察文化建設取之不盡的源泉。福建檢察機關圍繞優秀辦案團隊、先進工作機制和精品案例故事等,下大力創作優質檢察文化產品,打造出系列檢察文化特色品牌,已成為福建檢察機關的靚麗名片。”省檢察院宣傳處負責人說。 (雷閩娟 鄭恬恬)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