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水清波繞城流 ————大田縣檢察院用心用情守護文江溪流域生態環境 文江溪流域是閩江支流,途經永安市、大田縣、尤溪縣,被當地人稱為“母親河”。談起“母親河”的過去,當地村民至今嘆息不已:“以前亂傾亂倒垃圾的情況多得很,一到夏天氣味難聞,蚊蟲也多,遇到雨季水位上漲,特別危險。” 為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道生態環境,近年來,大田縣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在水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司法助推作用,堅持檢察監督促進社會治理的目標導向,創新檢察履職方式,多舉措開展涉河湖保護公益訴訟工作,營造全社會保護的濃厚氛圍。 多元聯動 讓建議落實處 今年6月,大田縣人大常委會與縣檢察院開展文江溪流域綜合治理專項活動,途經文江、奇韜等鄉鎮時,發現文江鎮某采石場存在揚塵污染、非法占地等問題。由于涉及多個部門監管,大田縣檢察院立即組織縣自然資源局、環保局、水利局等部門召開圓桌會議,研討解決文江溪流域跨部門治理難題,共同打擊違法行為,以形成治理合力,有效化解問題。 大田縣檢察院開展文江溪流域聯動監督、檢察建議“回頭看”專項行動 為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積極參與文江溪流域全方位全系統治理、提升監督質效,大田縣檢察院先后出臺《大田縣人民檢察院關于開展“文江溪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九條措施》《大田縣檢察院關于開展“文江溪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部門職責、辦案流程、線索移送,充分發揮制度約束和激勵作用,促進文江溪流域綜合治理向縱深發展。 同時,依托與縣人大常委會建立的人大監督與檢察監督聯動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文江溪流域綜合治理聯動監督5次,針對發現的問題依法制發檢察建議,均已整改完成,有效推動文江溪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 多措并舉 讓綠水展新顏 機制搭臺后,大田縣檢察院又在治理方面遇到難題。原來,文江溪流域流經多個縣區,存在行政監管的條塊劃分、流域上下游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等問題。為深化檢察一體履職、推進文江溪流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大田縣檢察院加強與文江溪上下游各縣區協商、區域聯動、部門協作,發揮檢察一體化辦案、專項監督活動等作用,解決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環境污染等問題,實現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綜合治理,消除流域跨行政區劃生態環境保護壁壘,為助推流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在此基礎上,該院結合推進“河(湖)長+檢察長”工作機制,配合河長辦發揮協調督導職能,將文江溪流域生態環境問題視為工作重點,以“衛星圖斑”反饋問題為著力點,積極發揮“委員河長”“河道專管員”作用,與河長辦定期圍繞文江溪流域水域保護、岸線管理、水環境治理等涉水問題以及河道管理范圍內“亂采、亂占、亂堆、亂建”等“四亂”情形開展重點巡查,清理文江溪流經鄉鎮違規占用河道設施10多處。 近年來,針對文江溪流域存在的河道垃圾堆積問題,該院共向所在地鄉鎮政府發出檢察建議3份,清理整治河段40多公里、打撈垃圾50多噸;針對養殖廢水直排、工業污水直排問題發出檢察建議6份,針對非法占地問題發出檢察建議3份,均已整改完成。 多維普法 讓意識入民心 今年8月,一起由大田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失火案,在太華鎮某村以“巡回法庭”形式公開開庭審理,30多名干部群眾到場旁聽。庭審結束后,檢察干警向現場群眾發放法治宣傳材料,并以案釋法,圍繞森林防火、垃圾亂倒等涉農領域開展宣講,旨在增強群眾法治觀念和防火意識,達到“辦理一案、警示一片”的良好效果。 在一起失火案公開開庭審理現場,公訴人在宣讀起訴書 “文江溪流經大田縣文江鎮、梅山鎮、太華鎮等多個鄉鎮,人口基數較大,提升群眾參與文江溪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至關重要。”該院第四檢察部干警顏秋芳說。 為此,大田縣檢察院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世界環境日、全國生態日等節點,進社區、進鄉鎮開展普法宣傳,增強群眾節水護水、保護河流的意識。此外,該院充分結合“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加強檢企共建,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向文江溪周邊企業主通報相關典型案事例,宣講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增強企業主法律意識和環保意識。 今年以來,該院共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600多份,解答群眾法律咨詢20多次。 (本報記者 彭冬晴 通訊員 溫玉彬)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